废圃晨游,旧观历历。
三径已荒芜,歌酒地,悄悄无人迹。
为山倾仄,支柱皆名石。桃李无言,为人岑寂。
早绿暗红稀春去也,叹繁华难觅。
落花如积,谁与东风惜。
废圃晨游,旧观历历。
三径已荒芜,歌酒地,悄悄无人迹。
为山倾仄,支柱皆名石。桃李无言,为人岑寂。
早绿暗红稀春去也,叹繁华难觅。
落花如积,谁与东风惜。
这首《惜花引》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对废园中荒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废圃晨游,旧观历历。”开篇即以清晨漫步于废弃的园圃,昔日景致犹在眼前,却已物是人非,奠定了全诗哀婉的基调。
“三径已荒芜,歌酒地,悄悄无人迹。”三径本是隐士居住之地的象征,此处却已荒草丛生,往日的欢歌宴饮之地,如今寂静无声,人迹罕至,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寞与失落。
“为山倾仄,支柱皆名石。”描述园中景观虽已倾颓,但支撑其间的石头却依然有名,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
“桃李无言,为人岑寂。”桃树和李树默默无语,它们的沉默仿佛是对世事变迁的叹息,更衬托出环境的冷清与孤寂。
“早绿暗红稀春去也,叹繁华难觅。”春天的绿意渐浓,而花朵却渐渐凋零,时光匆匆,往日的繁华已难寻觅,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落花如积,谁与东风惜。”落花堆积如山,无人能与春风一同怜惜,进一步强化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园圃荒芜、春光易逝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落寞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饱食万虑灭,冥心游六宇。
叩门见二屦,惊散半床雨。
呼童烹新茶,浓绿映泼乳。
诸君兴有以,对局无宾主。
毕膊夹檐霤,落子声可数。
久无胜物心,累月枰挂柱。
隅座揽弈者,色若贪欲取。
旁观为动容,一笑决嬴羽。
局残炉巳歇,微霁漏窗树。
俗客谈理乱,无言止挥麈。
僧海上来双行脚,杖担两头头覆箬。
白云破衲穿模糊,衲只悬囊多贮药。
道傍施亦随手散,誓不从人一钱索。
丛林僧饮不肯飧,市中自托莲花盆。
是何居士长闭门,乞食其门通者?。
主人方苦齐侯疥,麻姑鸟瓜无全痕。
攒眉向师师大笑,良苦主人可试言。
刀圭出手不盈七,季和痂失桃斑存。
乃知神术不思议,不然药上何为尊。
居士霍然欠申起,起谢云师且休矣。
师言此术何足奇,贫道济人徒尔为。
仰天曳杖出门去,赠钱不收仍置地。
惟取诸公所赠萹,且行且诵名山前。
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
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当初酒贱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
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