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与日长,逶迟及春暮。
山川异土风,心赏邈难遇。
言念中田庐,幽期久沦误。
临流怀在涧,攀林忆芳树。
极浦瞩去帆,平原羡归羽。
回沿穷昏旭,逼侧谢坟素。
遥负北山文,空拟归田赋。
征途与日长,逶迟及春暮。
山川异土风,心赏邈难遇。
言念中田庐,幽期久沦误。
临流怀在涧,攀林忆芳树。
极浦瞩去帆,平原羡归羽。
回沿穷昏旭,逼侧谢坟素。
遥负北山文,空拟归田赋。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杂诗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征途与日长”展现出旅途的漫长,时间仿佛随着行程而延长。接着,“逶迟及春暮”点出季节已至暮春,暗示旅途的艰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山川异土风”写出了沿途各地风光各异,但美景难以常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风土的深深怀念。“心赏邈难遇”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难以寻觅的乡愁。诗人回忆起家乡的田园生活,“中田庐”“幽期久沦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落。
“临流怀在涧,攀林忆芳树”通过流水和树林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景物的思念。接下来,“极浦瞩去帆,平原羡归羽”借远方的船只和归鸟,抒发了对自由自在归乡的向往。
最后两句,“回沿穷昏旭,逼侧谢坟素”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诗人面对着坟墓,感叹人生无常,自己未能如陶渊明般归隐田园,只能空有归田赋的愿望。“遥负北山文”暗含未能实践归隐生活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