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透风透月两明轩赋新荷》
《摸鱼儿.透风透月两明轩赋新荷》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扫千红、已随流去,绿云南浦偷换。

钱钱点点田田样,浮动镜心才满。青盖软。

想早畏朱曦、为覆双鸳伴。全舒尚卷。

似龙女笺缄,鲛人帕束,含忆又含怨。

西湖好,何处罗裙玉腕。采香休道来晚。

粉红未逐薰风嫁,扇底且藏娇面。珠倒溅。

听聚雨声声、谱入歌喉啭。吟骚意懒。

任细袅冰丝,低摇翠柄,衣小那堪剪。

(0)
鉴赏

这首《摸鱼儿·透风透月两明轩赋新荷》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荷塘的静谧与生机。

开篇“扫千红、已随流去”,以“千红”象征春花的凋零,而“绿云南浦偷换”则描绘出夏日荷塘的清新景象,绿叶覆盖了南岸的水边,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钱钱点点田田样,浮动镜心才满”运用比喻手法,将荷叶比作铜钱,生动地描绘了荷叶在水面轻轻浮动的情景,同时“镜心才满”暗示了荷塘的平静与广阔。

“青盖软。想早畏朱曦、为覆双鸳伴”中,“青盖”指荷叶,这里通过想象荷叶在阳光下为鸳鸯遮阳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接着“全舒尚卷。似龙女笺缄,鲛人帕束”通过类比,将荷叶的舒展与卷曲比作龙女的信笺和鲛人的手帕,形象地表达了荷叶的柔美与变化。

“西湖好,何处罗裙玉腕。采香休道来晚”转而赞美西湖之美,将女子的罗裙玉腕比作采香的场景,既体现了女子的优雅,也暗喻了荷塘的美丽。接下来“粉红未逐薰风嫁,扇底且藏娇面”描绘了荷花未被薰风吹走,依然保持娇羞之态,扇底藏娇面则进一步强调了荷花的娇美与神秘。

最后“珠倒溅。听聚雨声声、谱入歌喉啭。吟骚意懒。任细袅冰丝,低摇翠柄,衣小那堪剪”则是对荷塘雨后的景象的描绘,珠子般的水滴溅起,雨声如歌,吟诵着骚客的诗意。荷叶上的冰丝细袅,翠绿的茎低摇,仿佛是轻盈的舞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荷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荷塘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挽吏部郑侍郎

职亚天官誉四驰,一朝捐馆实堪悲。

铨衡任重持公论,经济才高受主知。

玉瘗青山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平生功业谁能纪,墓石新刊太史辞。

(0)

至成都

自入成都万里馀,锦城风致胜如初。

西川人物逢熙运,阖郡官僚迓使车。

灌口尚存秦守庙,石经犹是汉时书。

观风问俗真吾事,不学杨雄赋子虚。

(0)

挽广东参政况文

早闻风雅蔼孤骞,经济才高众所尊。

执法声华昭柏府,承宣勋业重薇垣。

丹心政拟报明主,一疾胡为归九原。

欲吊英魂无问处,长歌楚些泪潺湲。

(0)

登阙里奎文阁

杰阁巍巍百尺高,也知兴建自金朝。

牙签插架书仍在,芸草满厨香不消。

圣学万年昭日月,奎光终夜烛云霄。

凭阑自觉襟怀壮,邹鲁山川入望遥。

(0)

大姑山

玉立湖中孰敢攀,何人唤作大姑山。

半弯新月开眉黛,一朵晴云拥髻鬟。

自喜乾坤同寿算,何须灵药驻容颜。

平生持守孤高节,肯学英娥不复还。

(0)

挽吏部主事刘浚

学行原高峻,才华更老成。

柏台留伟绩,郎署著能声。

夜断黄粱梦,神游白玉京。

风姿无复睹,挥泪倍伤情。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