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

恍然旧观重见,鸳瓦拂参旗。

夜夜东山衔月,日日西山横雪,白羽弄空晖。

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分弓了,看剑罢,倚阑时。

苍茫平楚无际,千古锁烟霏。

野旷岷嶓江动,天阔崤函云拥,太白暝中低。

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

(0)
注释
筹边:筹划边疆事务。
形胜:地理优势,险要地势。
坤维:地的边际,这里指边疆。
鸳瓦:宫殿或庙宇上的瓦片,这里代指星空。
参旗: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军旗。
东山衔月:形容月亮从东山升起。
白羽:白色的羽毛,可能指箭羽。
霄碧:半空中的青天。
惊倒:使...惊讶得站立不稳。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边疆地区。
翻译
在遥远的边疆之地,地理形势优越无比,仿佛压住了大地的边缘。
突然间,我仿佛又看到了往昔的景象,鸳鸯瓦上落下的星光映照着军旗。
夜晚,东山吞吐着月光,白天,西山积雪如画,白色的羽箭在空中闪烁光芒。
人声在半空中回荡,令路边的孩子惊讶,他们停下玩耍,抬头仰望。
分发弓箭,收起剑,倚靠栏杆之际,心中思绪万千。
广袤的原野上,岷嶓江水波荡漾,天空广阔,崤函山脉云雾缭绕,太白星在暮色中低垂。
年迈的汉朝都护感叹,遥望远方的玉门关,心中满是归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但您提供的内容并非该诗的全文。如果您能提供完整的诗句,我会为您进行详细的鉴赏。不过,从您给出的部分来看,它似乎描述的是边塞风光和壮丽景色,如“万里筹边处,形胜压坤维”,表现了边疆的辽阔与重要性。接下来的“鸳瓦拂参旗”、“夜夜东山衔月”等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而“白羽弄空晖”则可能指的是箭羽在月光下闪烁。词中还融入了个人情感,如“人语半霄碧,惊倒路傍儿”,表达了边塞的寂静和诗人的情感波动。

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边塞情怀的词,展现了作者对边防将士的敬仰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老矣汉都护,却望玉关归”表达了词人对戍边老将的感慨,以及自己对归乡的渴望。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山田

从横乱峰里,忽此见平田。

不须抱瓮汲,自有峰顶泉。

(0)

泊舟郭外有感

愁多番夜短,村郭又鸡鸣。

更听邻舟语,行看海日生。

新秋河汉影,竟夕桔槔声。

谁能讼风伯,一使甘霖倾。

(0)

丹阳别王道思三首·其二

卧病不知久,见君三徙官。

还将鹖冠贱,来伴豸衣欢。

秉烛惊宵曙,同衾属夜寒。

平生学禅寂,犹自别离难。

(0)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二首·其二

常时思独往,坐为尘事撄。

幸接金门客,相攀桂树荣。

峰微片云度,谷静众禽鸣。

何年将结社,与子共逃名。

(0)

村居二首·其二

山人颇好事,蓬户掩还开。

四野绿禾满,三秋白雁来。

授衣裁短褐,饮蜡献新醅。

即此堪投老,栖栖竟何哉。

(0)

送人归蜀

雍山蜀水共封疆,送子教人偏感伤。

归到秦关停马处,好将多难报吾乡。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