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山蜀水共封疆,送子教人偏感伤。
归到秦关停马处,好将多难报吾乡。
雍山蜀水共封疆,送子教人偏感伤。
归到秦关停马处,好将多难报吾乡。
这首《送人归蜀》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返回四川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与关切,也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责任。
首句“雍山蜀水共封疆”,以雍山和蜀水作为背景,点明了两地的地理关联,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回归的故土。雍山,位于陕西,与四川相邻,此处用“共封疆”来形容两地的紧密相连,既展现了地理上的接近,也预示了情感上的共鸣。
次句“送子教人偏感伤”,直接表达了送别时的感伤情绪。一个“偏”字,强调了这种感伤并非偶然,而是因为送别特定的人——友人,而显得格外深刻。这不仅是因为友情的深厚,更可能包含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担忧和对离别的无奈。
后两句“归到秦关停马处,好将多难报吾乡”,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友人回到故乡后,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停下脚步,回顾过去的旅程,思考未来的路途。这里“秦关”泛指通往故乡的必经之路,“多难”则暗示了友人可能经历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最后的“报吾乡”,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是对家乡人民的感激与承诺,意味着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以及对家乡的贡献与回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责任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家国情怀交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