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归蜀》
《送人归蜀》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雍山蜀水共封疆,送子教人偏感伤。

归到秦关停马处,好将多难报吾乡。

(0)
鉴赏

这首《送人归蜀》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返回四川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与关切,也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与责任。

首句“雍山蜀水共封疆”,以雍山和蜀水作为背景,点明了两地的地理关联,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回归的故土。雍山,位于陕西,与四川相邻,此处用“共封疆”来形容两地的紧密相连,既展现了地理上的接近,也预示了情感上的共鸣。

次句“送子教人偏感伤”,直接表达了送别时的感伤情绪。一个“偏”字,强调了这种感伤并非偶然,而是因为送别特定的人——友人,而显得格外深刻。这不仅是因为友情的深厚,更可能包含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担忧和对离别的无奈。

后两句“归到秦关停马处,好将多难报吾乡”,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友人回到故乡后,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停下脚步,回顾过去的旅程,思考未来的路途。这里“秦关”泛指通往故乡的必经之路,“多难”则暗示了友人可能经历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最后的“报吾乡”,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是对家乡人民的感激与承诺,意味着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以及对家乡的贡献与回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责任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家国情怀交织的主题。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问郭君锡病

向宿丹阳旧草堂,映人嘉树忆相将。

阶前蕙叶几多碧,江上柳条无数长。

不儗得书成卧病,遥知裹药自闻香。

来时许我青松障,莫遣云山堕渺茫。

(0)

城边柳条

城边柳条春意动,近者力至复低垂。

须令傍水留披拂,不独撩人管别离。

过月即看邻绮树,卜巢还许借黄鹂。

荒州物色犹如此,若在御沟应更奇。

(0)

题白云窗

白云本无心,乃生窗牖间。

崇朝寄所托,日晏澹忘还。

并秀绿萝雨,馀润紫芝田。

悠悠将无同,翳翳还自然。

欲得此中趣,惟观天际山。

独想陶弘景,令人心意閒。

(0)

寄月彦明省郎二首·其二

处士祠边梅已放,遥知载酒到岩阿。

西山烟霭连朝好,南省官曹暇日多。

词客锦笺题水调,佳人翠袖拂云和。

马蹄归踏黄昏月,一路清香送玉珂。

(0)

陈虚中外史煮石窝

仙人高隐五云边,煮石曾令夜不眠。

世上已闻餐玉法,山中休种采芝田。

丹炉药与青猿守,瀛海书从白鹤传。

歌罢洞庭明月里,祇应微响落中天。

(0)

题徐思敬瑶池小景

萦泉叠石带烟霞,此景人间有几家。

锦字书传青鸟使,玉箫声绕碧桃花。

云容窈窕谁能写,月色婵娟我欲赊。

不待扁舟乘兴去,珊瑚长拂钓竿斜。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