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高隐五云边,煮石曾令夜不眠。
世上已闻餐玉法,山中休种采芝田。
丹炉药与青猿守,瀛海书从白鹤传。
歌罢洞庭明月里,祇应微响落中天。
仙人高隐五云边,煮石曾令夜不眠。
世上已闻餐玉法,山中休种采芝田。
丹炉药与青猿守,瀛海书从白鹤传。
歌罢洞庭明月里,祇应微响落中天。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方行所作的《陈虚中外史煮石窝》,描绘了一位仙人隐居于五云之巅,煮石为食,不畏夜的漫长。诗中透露出对仙人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敬畏。仙人不仅掌握了餐玉之法,即食用玉石以求长生,还放弃了种植芝草的田地,似乎更倾向于追求更为直接的灵性提升。丹炉旁,青猿守护着炼丹的药草,而仙人的知识则通过白鹤传递至遥远的瀛海。在洞庭湖的明月之下,仙人歌唱,其歌声仿佛穿越了天地之间,回响在宇宙之中。整首诗充满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灵性之间深刻联系的探索。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麻姑石坛起云雾,常意已极高峰颠。
岂知造化有神处,别耸翠岭参青天。
长松桀柏枝嵬砢,中画一道如流泉。
林风飕飗满丘壑,山鸟嘲哳淩飞烟。
山腰古亭豁可望,下见秋色清无边。
忽惊阴崖势回合,中抱幽谷何平圆。
初谁凿险构楼观,更使绕舍开芝田。
令人到此毛骨醒,欲构老笔丹青传。
羌夷干戈今未解,天地疮痏谁能痊?
大厦栋梁置沙莽,肯复顾眄桷与椽?
吾徒于时直何用,欲住未得心茫然。
窗鸣风历耳,道坏草侵衣。
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
冥冥尘外趣,稍稍眼中稀。
送老须公等,秋棋未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