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今无大禹贤,坐令巨浸屡稽天。
刷沙策自堤防好,入海功终浚瀹先。
拯溺凭谁堙息壤,恤灾愧我剩寒毡。
江河满地干戈急,乐土相期猛向前。
治水今无大禹贤,坐令巨浸屡稽天。
刷沙策自堤防好,入海功终浚瀹先。
拯溺凭谁堙息壤,恤灾愧我剩寒毡。
江河满地干戈急,乐土相期猛向前。
此诗《洪水溃堤陈芷云寄诗问讯倒步原韵和答》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郑国藩所作,以洪水泛滥为背景,表达了对治理水患的深思与忧虑。
首联“治水今无大禹贤,坐令巨浸屡稽天”开篇即以大禹治水的典故对比当前,指出现今虽无大禹那样的贤能之士,却让巨大的洪水屡次困扰天际,暗含对当代治水能力的质疑与批评。
颔联“刷沙策自堤防好,入海功终浚瀹先”转而探讨治水策略,认为应从加固堤坝、疏导水流入手,强调了预防与疏导并重的重要性。
颈联“拯溺凭谁堙息壤,恤灾愧我剩寒毡”则表达了对救援行动的思考,指出在灾难面前,谁能挺身而出拯救受难者?自己虽有余力,却感到愧疚,流露出对社会救助体系的反思与自责。
尾联“江河满地干戈急,乐土相期猛向前”收束全诗,面对洪水肆虐、战乱频仍的现实,诗人呼唤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担忧,更蕴含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清和气始交,候火未可炽。
雨师偶失职,焰焰使人畏。
东湖冷如冰,舍此谁止沸。
猊吻呀不吐,浊泥点枯翠。
农田不难料,焦灼凛生意。
西南有重屯,百万方振臂。
自今数秋成,一饱傥可冀。
蛟龙卧慵懒,朱鸟誇羽翅。
吾生老文园,肺渴不自慰。
安得挽天河,并为洗兵气。
南越巨象何壮哉,齿牙脱落岁几枚。
削木混真易以埋,玩视常恐生怒猜。
良工到手能剪裁,成此大笏莫与偕。
远随舶贾凌涛雷,论贾奚啻百琼瑰。
异贶忽自王孙来,珍藏十袭敢遽开。
莹如截玉无纤埃,照人冰彩满袖怀。
惟君许我王佐才,我亦自负刚不摧。
他年致主登中台,垂绅峨弁直斗魁。
正色凛凛天可回,帝傍奸佞须击排。
恢复洪业平泰阶,写之丹青上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