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诸孙》
《示诸孙》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少年真力学,玄月闭书帷。

老去浑无赖,心空自不知。

交游谁识面,文字略存诗。

笑向诸孙说,疏慵非汝师。

(0)
翻译
年轻的学子专心致志地学习,夜晚明亮如镜的月亮映照在书帷上。
年岁渐长后变得懒散无为,内心空虚却浑然不觉。
交往的朋友中无人真正理解我,只有文字和诗歌留存记忆。
笑着对孙子们讲述,我的懒散并非你们的老师应有的样子。
注释
少年:年轻的。
玄月:明亮如镜的月亮。
闭:遮盖。
书帷:书桌上的帷幔。
老去:年岁渐长。
浑无赖:懒散无为。
心空:内心空虚。
自不知:浑然不觉。
交游:交往的朋友。
识面:理解。
文字:文字。
略存:留存。
诸孙:孙子们。
疏慵:懒散。
非汝师:并非你们的老师应有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示诸孙》,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的怀念,以及年老后心境的变化和对子孙的教诲。首句“少年真力学”,描绘了年轻时对知识的渴望与专注;“玄月闭书帷”则形象地展现了夜深人静时苦读的情景。接下来,“老去浑无赖”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不再有往日进取之心的自嘲;“心空自不知”则揭示了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诗人感叹交游渐少,只剩下文字和诗歌作为精神寄托:“交游谁识面,文字略存诗。”他笑着告诉子孙,尽管自己现在显得懒散疏阔,但这并非他们应该效仿的榜样,而是提醒他们要珍惜学习和交友的机会。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晚年的人生感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其四

大手文章不费辞,眼明理到自无疵。

客窗三复忘休寝,细酌清泉夜半时。

(0)

初夏

纨扇盈盈剪越罗,麦秋时候转清和。

云飞城郭烟中远,星散渔家水际多。

小树暮天收白蜡,平芜晴日放新鹅。

南州高士亭前客,尤爱沧浪第一歌。

(0)

峄山

言从邾子国,行过峄易山。

地迥烟霞古,天低紫翠殷。

纪城人已去,辽海鹤应还。

闻道秦碑在,颠崖老树间。

(0)

公馀

政剧理常简,公馀宜咏歌。

移床避阶草,和月盼庭柯。

露下缘秋重,萤飞向夕多。

铜池凉可掬,萧爽动蒲荷。

(0)

始衰

四时相推斥,行年五十过。

触心若无悰,况复值春华。

良节足游衍,逝龄翻成嗟。

蹙眉拭花露,按愁聆禽歌。

气索怯缩风,颜凋仰流霞。

倚林思寝䄄,躧坡企行车。

志士惜坠景,达人伤逝波。

宁不动灵襟,潸然下涕多。

人生大化中,飘萧风中花。

百年终变灭,感慨欲如何。

(0)

三犯渡江云

雪销溪路净,梅深竹窈,篱落两三家。

冷云随棹转,咫尺幽香,占断水西涯。

野鸥导我,认过桥几树查牙。

似翛然,身行画里,诗思入昏鸦。

横斜,梵钟破暝,渔笛吹香,月又明林下。

凭唤取,天寒翠袖,同倚霜华。

提壶惯负经年约,最撩人,还有芦花。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