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其六》
《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解扬波与餔醨,又还来放楚江湄。

椒兰气味何其烈,蘅药芬芳空尔为。

宁赴湘流非我事,托怀鵩鸟乃吾师。

醉醒清浊初难共,渔父从来自不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首句“不解扬波与餔醨,又还来放楚江湄”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俗诱惑时的清醒与决绝,他不愿随波逐流,也不愿沉溺于浅薄的享乐之中,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高远的道路——“又还来放楚江湄”,意即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

接着,“椒兰气味何其烈,蘅药芬芳空尔为”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世间的种种诱惑比作强烈的椒兰香气,而真正的价值和美好却被这些诱惑所掩盖,如同香草的芬芳被忽视。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浮华与真实价值之间冲突的深刻洞察。

“宁赴湘流非我事,托怀鵩鸟乃吾师”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独立人格和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他宁愿像屈原一样投身湘水,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时以鵩鸟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醉醒清浊初难共,渔父从来自不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复杂性和难以调和性的认识。他认识到,清与浊、醉与醒之间的界限并非易解,而渔父作为隐士的代表,或许能够理解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但诗人自己却始终在探索与实践中寻求答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理想追求以及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金三江二尹归无锡

解组离亭送夕晖,哲人秋思趁鲈肥。

好凭岁月邀猿鹤,莫向行藏认是非。

鄂渚春云还浩荡,吴江晚树尚依微。

充充世界忙忙里,烟艇闻君此日归。

(0)

送邢思轩会试

汉庭词赋重相如,负弩曾乘驷马车。

欲向九霄搏六翮,先于万卷惜三馀。

何愁华国无文史,犹喜传家有父书。

春信凭梅须蚤寄,暮云时倚北堂闾。

(0)

三水即事·其二

将军阵马载楼船,夜渡潜移泊水边。

迅扫何时传露布,杞人窃惧有凶年。

(0)

雨中寓多寻山庄·其九

细雨送秋声,明蝶竞春蕊。

不见绕梁人,相思隔江水。

(0)

雨中寓多寻山庄·其一

峰头云树微,竹里榔阴密。

牛背走儿童,村庄谁第一。

(0)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其七

长安击筑几高歌,朔雁吴云奈尔何。

东阁秖今虚席待,莫将书剑滞烟萝。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