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温风绽锦囊,花王何事尚含霜。
吹残柳絮难分色,落尽梨花为避香。
白玉堂前春欲暮,水晶宫里日初长。
相逢谁是怜花者,虢国夫人爱淡妆。
槛外温风绽锦囊,花王何事尚含霜。
吹残柳絮难分色,落尽梨花为避香。
白玉堂前春欲暮,水晶宫里日初长。
相逢谁是怜花者,虢国夫人爱淡妆。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牡丹的美丽与高洁。首句“槛外温风绽锦囊”以温婉的春风比喻温暖的环境,形象地展现了白牡丹在温暖的环境中绽放的情景,如同锦囊般绚烂夺目。接着,“花王何事尚含霜”一句巧妙地将白牡丹比作花中之王,却依然保持着清冷的气质,暗示其高洁不凡。
“吹残柳絮难分色,落尽梨花为避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柳絮和梨花的凋零来衬托白牡丹的静美与香气独特,进一步突出了其与众不同的魅力。而“白玉堂前春欲暮,水晶宫里日初长”则以宫殿的意象,描绘出白牡丹生长的环境,既显豪华又不失清雅,同时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白牡丹的永恒之美。
最后,“相逢谁是怜花者,虢国夫人爱淡妆”一句,以历史上的虢国夫人作为典故,表达了对白牡丹的喜爱之情,并且强调了这种喜爱不仅仅是外在的赞美,更在于对其内在品质的欣赏与认同。整首诗通过对白牡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高洁与淡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旅泊多年岁,这去不知回。
忽逢门外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复开。
羁心祇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