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壶自咏·其十》
《方壶自咏·其十》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谁和阳春曲,仍操白雪音。

郊寒犹有骨,岛瘦未无心。

云到散时看,月当亏处寻。

可怜持玉尺,终不度金针。

(0)
翻译
谁在唱着春天的歌曲,仍然保持着高雅的旋律。
即使身处郊野的寒冷中,仍有坚韧的精神。
在云雾消散之际寻找,月亮缺损之时探寻。
可惜啊,尽管手中握有精准的尺子,却无法衡量细微如金针的事物。
注释
谁:指代某人。
阳春曲:春天的歌曲,比喻高尚或优美的艺术作品。
仍:仍然。
操:演奏。
白雪音:高雅的音乐,可能指《阳春白雪》这样的高雅乐曲。
郊寒:郊野的寒冷,形容环境艰苦。
犹有骨:仍然保持坚韧。
岛瘦:岛屿般的清瘦,比喻孤傲或清贫。
未无心:并未失去内心的热情。
云到散:云雾消散。
月当亏:月亮缺损。
寻:寻找。
可怜:可惜。
持:拿着。
玉尺:比喻极精确的工具或标准。
度:衡量。
金针:比喻极细小的事物或难以把握的技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莘的《方壶自咏》之十,体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追求和高洁情操。

“谁和阳春曲,仍操白雪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对于纯净、高雅音响的执着追求。阳春曲是古代的一种乐曲,白雪音则象征着清澈、纯洁的声音。

“郊寒犹有骨,岛瘦未无心。” 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以及他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郊野的寒冷如同有骨之坚硬,孤岛的瘦削却仍保留着生命的迹象。

“云到散时看,月当亏处寻。”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观察自然景物的细腻和深入。他在云散的时候细细观看,在月亮渐渐消失之际去寻找美丽的瞬间。

“可怜持玉尺,终不度金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标准的坚守。即使是最精致的工艺——用玉尺来量度,也绝不会使用世俗的金针去衡量作品的价值。这反映出诗人对个人艺术追求的执着和不妥协。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艺术理念、他的自然观察和内心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高洁独立的艺术态度。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与徐长谷谈秦中山水

终南少室敞遥天,曲径斜盘万壑烟。

春煖三花香霭合,云开二华翠微连。

金光夜映瑶台草,珠露朝含玉井莲。

拟采流霞泛丹液,双飞凫舄下秦川。

(0)

秋日怀诸弟

经年沧海别,客思怯风波。

岭外寄书少,梦中相见多。

秋声落寒竹,雨意澹烟萝。

忍听鹡鸰语,双双奈尔何。

(0)

登吴兴城楼

严霜肃原野,落叶菰城隈。

危楼一以眺,佳丽纷悠哉。

日华映仙掌,光生浮玉堆。

神居正葱茜,天日郁崔嵬。

水向苕霅转,江从淞泖回。

遥瞻沈约宅,俯眺子胥台。

怀古意方惬,感时心独摧。

烽火西北警,输饷东南催。

悲笳生隐忧,徒自罄深杯。

乡关望不极,离思杳难裁。

(0)

咏怀五首·其一

涉世寡所谐,雅志在丘壑。

投簪归青山,守拙甘寂寞。

稍拟汉阴钓,还寻鹿门乐。

当春理东畬,及秋事躬穫。

暇日呼友朋,烟萝成野酌。

巨觥交劝酬,清讴间谐谑。

忘形穹壤间,矫首同飞跃。

黄鹄摩青霄,陋彼燕与雀。

永结逍遥游,已矣谢羁缚。

(0)

星岩杂咏

灵峦隐隐背城开,览胜何劳慕九陔。

溪是武陵看进艇,花疑少室故停杯。

吹箫应使鸾凤下,解佩深期猿鹤来。

良会有时难屡得,碧山欲暮更徘徊。

(0)

会试过钓台同年陈于乔冯少登彭子豫夜月联舟步韵

功名奕叶羡云台,且向桐江一钓来。

雷雨已成天子业,丝纶何必故人才。

弓旌物色春长富,蓑笠衡门午未开。

枉教客星占太史,云山端不负初怀。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