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吴兴城楼》
《登吴兴城楼》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严霜肃原野,落叶菰城隈。

危楼一以眺,佳丽纷悠哉。

日华映仙掌,光生浮玉堆。

神居正葱茜,天日郁崔嵬。

水向苕霅转,江从淞泖回。

遥瞻沈约宅,俯眺子胥台。

怀古意方惬,感时心独摧。

烽火西北警,输饷东南催。

悲笳生隐忧,徒自罄深杯。

乡关望不极,离思杳难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吴兴城楼上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复杂的情感。首句“严霜肃原野,落叶菰城隈”以严霜覆盖的原野和飘落的树叶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危楼一以眺,佳丽纷悠哉”表达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眺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日华映仙掌,光生浮玉堆”描绘了阳光照耀在仙掌上,光芒四射,仿佛浮玉堆上也泛起了光彩,展现出一种辉煌与神秘并存的景象。“神居正葱茜,天日郁崔嵬”则通过比喻,将神灵所在之地比作葱郁的山林,天空高远,云雾缭绕,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水向苕霅转,江从淞泖回”描述了水流的蜿蜒曲折,以及江河交汇的壮观景象。“遥瞻沈约宅,俯眺子胥台”则是对历史遗迹的遥想,沈约宅和伍子胥台作为历史的见证,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怀古之情。

“怀古意方惬,感时心独摧”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当前时局的忧虑,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最后,“烽火西北警,输饷东南催”点明了边疆的警报和物资运输的压力,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挑战。

“悲笳生隐忧,徒自罄深杯”则通过音乐和饮酒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力感,即使饮酒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乡关望不极,离思杳难裁”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沉而难以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站在吴兴城楼上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与内心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时局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燕新进士

已办书生场屋缘,枫宸入对字三千。

玉阶喜得方寸地,屋漏如临咫尺天。

学自孔颜期用世,道非尧舜莫陈前。

便听第一鸿胪唱,衣钵如余未足传。

(0)

赵广安挽诗·其三

圭组曾分寄,经纶未究才。

冥心求己事,真气养玄胎。

月遽中河落,兰先白露摧。

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

(0)

泸贡士二十人端平元年手书增郡国贡士员泸增二人是岁贡于东西路转运司者各二人以五月庚戌合寮吏宴于郡之正牙歌鹿鸣以遣之·其二

天地中间着此身,合将位育入经纶。

阴阳固自生成我,爵禄安能富贵人。

利欲当权心退舍,诐淫得路俗迷津。

诸君自此腾骧去,愿以先知觉此民。

(0)

张运判挽诗

悃愊汉循吏,咨询周使臣。

知心三坐主,报国两门人。

綵绣方趋户,丝麻已在身。

至今寒食路,孺慕镇如新。

(0)

再用宋兵部韵送刘左史

絷维不住谷中驹,爱恋徒占屋上乌。

开汉楼前迎剑骑,临津门外罢传呼。

宅家未忍忘贤传,衡宇胡为戒仆夫。

阁束衣冠聊一笑,不为耐辱司空图。

(0)

将入靖州界适值肩吾生日为诗以寿之·其一

肩吾名地古诚州,明日联车入界头。

草草三杯酌初度,恍如赤壁伴元脩。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