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变·其二》
《闻变·其二》全文
明 / 谢重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至尊宵旰久茕茕,戎马何缘践帝京。

文武虚誇能坐啸,风尘谁解作长城。

昭阳殿里箫声断,长乐宫中月色明。

血诏一通堪痛绝,普天传视泪如倾。

(0)
鉴赏

这首诗《闻变(其二)》由明代诗人谢重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深切忧虑与悲痛之情。

首联“至尊宵旰久茕茕,戎马何缘践帝京。”以“宵旰”形容君主日夜操劳,却因“戎马”践踏帝京而感到孤独无助,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君主的无奈与痛苦。

颔联“文武虚夸能坐啸,风尘谁解作长城。”讽刺了那些空谈文治武功的官员,他们无法在乱世中筑起抵御外敌的长城,表达了对当权者无能为力的批评。

颈联“昭阳殿里箫声断,长乐宫中月色明。”运用对比手法,昭阳殿内原本应是歌舞升平之地,如今箫声已断,象征着宫廷的繁华不再;长乐宫中月色明亮,却难以照亮国家的未来,暗喻着希望的渺茫。

尾联“血诏一通堪痛绝,普天传视泪如倾。”直接点明了国家遭受重大变故,一封血书令人痛心疾首,整个天下都为之动容,泪水如倾盆大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哀悼。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通过对国家动荡局势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谢重华
朝代:明

谢重华,字嘉有,号恬斋。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国亡,杜门不入城市三十馀年。著有《云窝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步虚词九首·其二

寥寥蔚蓝天,曜灵开龙阳。

黄老维我神,玄精贯中央。

氤氲九天气,晃郎七星芒。

游燕玉京府,逍遥紫极房。

(0)

雪夜遣怀二首·其二

山寒挟雪晚棱棱,半树梅华瘦不胜。

几缕茶烟晨灶煖,一炉松火夜窗明。

年光冉冉壮心尽,世事纷纷客梦惊。

拟买绿蓑归去好,五湖烟水一鱼罾。

(0)

柏塔寺·其十谯楼秋望

楼下九衢千丈尘,楼头爽气豁烦襟。

秋高姑射林烟薄,霜落长汾雁影沉。

万物生成君相力,二仪清静圣贤心。

掀髯大笑无人识,徙倚阑干独自吟。

(0)

过眉山二苏先生墓

玉堂得意少知几,岭海归来两鬓丝。

此处青山好埋滑,何年赤壁重衔悲。

应知双冢秋风日,正是连床夜雨时。

千古英灵犹不死,烛天文焰照峨眉。

(0)

和体方立春日暄晴

春透帘栊已解寒,春盘相送拟追欢。

轻冰向暖难成冻,残雪经销不作团。

阶下草芽方展绿,枝头梅子已生酸。

袁安今有伸眉意,莫作冬前故态看。

(0)

题静学斋为陈司训

昔日武乡侯,教子著明训。

嘉言载简策,千古挹芳润。

我心身上衣,皦皦化为缁。

我身庭中树,时时风挠之。

内外受纷扰,声利何由辞。

陈均古好学,逸情知缮性。

不惟诵书史,迹不迈门径。

理超性亦澄,物遣道自胜。

跧居有馀乐,誓不叹贫病。

朋侪从讲问,冠屦来相依。

一朝施乐育,贤哲端可希。

为国储贤才,文馆多光辉。

青云终自致,白日看翻飞。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