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方失意,适楚更悠悠。
寒野牛羊夕,空江雁鹜秋。
腐儒悲末路,幽兴狎扁舟。
欲向桃花水,垂纶待白头。
游梁方失意,适楚更悠悠。
寒野牛羊夕,空江雁鹜秋。
腐儒悲末路,幽兴狎扁舟。
欲向桃花水,垂纶待白头。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暮泛秀江(其二)》描绘了诗人游历梁楚之地时的失意与孤独心境。首句“游梁方失意,适楚更悠悠”表达了诗人从梁地游历归来,心情落寞,前往楚地的旅程中更加深感迷茫和孤寂。接着,“寒野牛羊夕,空江雁鹜秋”通过描绘傍晚时分寒野上归家的牛羊和空荡江面上南飞的大雁、鸭子,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秋景,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苦。
“腐儒悲末路,幽兴狎扁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落魄的儒生,感叹自己身处人生的低谷,只能在扁舟中寻求片刻的幽静以寄托哀思。最后,“欲向桃花水,垂纶待白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像在桃花盛开的春水边垂钓那样,度过余生,直到白头,反映出一种淡泊而坚韧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失意、孤独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
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
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
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谷。
大蒐云梦掩,壮观章华筑。
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
南风忽不竞,西师日侵蹙。
运圯属驰驱,时屯恣敲朴。
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
狐兔时游践,霜露日沾沐。
钓渚故池平,神台层宇覆。
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迁,悲哉年祀倏。
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边州八月修城堡,候骑先烧碛中草。
胡风吹沙度陇飞,陇头林木无北枝。
将军阅兵青塞下,鸣鼓逢逢促猎围。
天寒山路石断裂,白日不销帐上雪。
乌孙国乱多降胡,诏使名王持汉节。
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