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我省老师未尝病,汝行亲省病老师。

汝我同门无异路,彼彼步步不相随。

肯谓长行无伴侣,正宜念念念在兹。

我惭塞责成拘局,心虽默堂身远离。

尔能急义重去就,身心俱往更由谁。

千里龙山不日到,归心犹恐锡飞迟。

无病病师力奉侍,不亲亲者真其资。

双溪幕阜不相远,一往一来皆妙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的《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诗中充满了对师道的尊崇与对修行的深刻理解。

首句“我省老师未尝病,汝行亲省病老师”,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关怀,同时也鼓励弟子愿上人亲自探望生病的老师,体现了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接着,“汝我同门无异路,彼彼步步不相随”两句,强调了师徒之间的共同修行之路,无论前路如何,都应携手同行,不离不弃。

“肯谓长行无伴侣,正宜念念念在兹”则表达了即使在长途跋涉中,也应时刻铭记师道,不忘修行的初心。

“我惭塞责成拘局,心虽默堂身远离”诗人自谦,表示自己在履行职责时可能会有所局限,但内心始终与老师相连,即使身体不在一起,心却始终与老师同在。

“尔能急义重去就,身心俱往更由谁”鼓励弟子愿上人在面对选择时,要坚守道义,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应该一同前往,没有其他选择。

“千里龙山不日到,归心犹恐锡飞迟”表达了对弟子愿上人归途的关切,即使距离遥远,但心中对老师的思念与敬仰之情却如箭在弦,随时准备着。

最后,“无病病师力奉侍,不亲亲者真其资”强调了在老师需要帮助时,弟子应该尽力照顾,而那些不亲自照顾老师的人,才是真正缺乏修行之人。

“双溪幕阜不相远,一往一来皆妙期”则以自然景观比喻,表示师徒之间的关系如同山水相连,无论距离多远,每一次的往来都是修行的良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佛教徒对于师道的尊重与对于修行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中的陪伴与关怀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朝云墓

禅心久已定猿并,肯似巫山神女情。

一冢香魂归白鹤,千秋名附苏先生。

(0)

余别珠水归霜山母舅陈士勖以诗见讯中及灵运开山事依韵戏答

廿载风烟隙里过,栖栖车马问如何。

焚将蜡屐存冰卷,幻出家山学黛蛾。

但说青蚨装陆贾,宁知白鹤瘦东坡。

勿矜名下人争袭,丘壑胸中胜事多。

(0)

赠澹归和尚

部血呼天天不应,犹将铁骨傲寒凌。

孔颜以下无门祚,龙象于今有股肱。

社稷俱夷存矮屋,衣冠凋尽出名僧。

以君为佛知君浅,求子求臣但一能。

(0)

浮丘诗赠林翁翁字粤夫每醉谈忠孝事则气见于须义生于齿·其二

讵知三古后,借剑有专诸。

柳市袁丝侣,圯桥黄石书。

藏身测虎卜,蛰性伺龙摅。

战血哭歌地,昆吾东户初。

(0)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其十二

贫贱青荓友,崎岖细雨归。

谅冠危石娱,仍屦春冰非。

鹤吊寒山月,烟㕧古墓薇。

前修菹醢意,轻讽与渔矶。

(0)

放言.二毛·其三十四十二侵

所嗟人命短,忽忽二毛侵。

日月苦煎迫,乾坤费瀹燖。

梅梁今不斗,剑佩久还镡。

钦彼乘鸾者,寥寥山水心。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