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蒙制置阁学侍郎示及致政少傅相公送行长句并得窃窥酬和佳篇伏读之馀不胜慰幸谨次高韵少见愚悃以饯车尘伏惟采瞩·其二》
《伏蒙制置阁学侍郎示及致政少傅相公送行长句并得窃窥酬和佳篇伏读之馀不胜慰幸谨次高韵少见愚悃以饯车尘伏惟采瞩·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地兼梁益盛中权,自昔畴咨出万全。

定喜封章来活国,故烦伏轼去筹边。

军民传诏欢声溢,妇女迎门巧笑妍。

要答君恩与人望,可无清教逮初筵。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名为《伏蒙制置阁学侍郎示及致政少傅相公送行长句并得窃窥酬和佳篇伏读之馀不胜慰幸谨次高韵少见愚悃以饯车尘伏惟采瞩》(其二)。全诗通过描绘官员赴任时军民的热烈欢迎场景,表达了对君王恩典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民众期望的回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诗中“地兼梁益盛中权,自昔畴咨出万全”两句,开篇即赞美了官员在梁益地区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力,强调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接下来,“定喜封章来活国,故烦伏轼去筹边”则进一步描述了官员在国家政策制定和边疆事务处理上的重要职责,表达了对其工作的肯定和期待。

“军民传诏欢声溢,妇女迎门巧笑妍”描绘了官员赴任时,军民欢腾、妇女笑容满面的热烈欢迎场景,生动展现了地方民众对官员的敬重和期待。最后,“要答君恩与人望,可无清教逮初筵”表达了官员在面对君王恩典和民众期望时,将秉持清正廉洁的原则,以实际行动回应这些期待,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官民关系的和谐与融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员责任和道德操守的深刻认识,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颂古六首·其二

一口吸尽西江水,鹧鸪啼在深花里。

自有知音笑点头,其来不入聋人耳。

(0)

采菱词

浩瀚湖光淹北皋,柳弯翠满敢辞劳。

青菰出水犹佳蔌,紫芰循溪作沚毛。

楚水嗜奇闻辨论,辋川灯火正风骚。

何当采掇秋光里,游嬉吴姬荡小舠。

(0)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二十三

乱后惊身在,端如犬丧家。

沈吟悲世故,寂默对春华。

堤外鸦藏柳,栏中蜂动花。

今宵眠未稳,馀寇尚纷拿。

(0)

寄小范

高卧终无策,翻书谩作缘。

相望如一日,不见已三年。

事少知心远,居门觉地偏。

明年得安静,为子下临川。

(0)

癸亥岁正月二首·其一

闲居足因循,所至漫冬夏。

今年忽六十,稍觉日有暇。

孔子固大圣,未害六十化。

同时蘧伯玉,亦岂出此下。

庄周与惠施,初未识此话。

何因为此语,百世呈缝罅。

不如姑置之,以俟一朝霸。

(0)

送尹少稷贤良还怀玉山

青松在庭槛,乃受众目怜。

念彼岁寒枝,肯争桃李妍。

不如卧涧壑,岁久霜雪前。

尹侯东州英,炯若珠在渊。

避地走南荒,因循留瘴烟。

归来怀玉山,草草屋数椽。

深居绝万虑,读书欲忘年。

偶出到城市,颇厌尘嚣煎。

搜肠出妙语,赠我以长篇。

行潦被注挹,朽木烦彫镌。

纷纷车马间,孰能知子贤。

别归值短晷,肯复更留连。

我老百事废,钝马难加鞭。

清霜粲屋瓦,白云常在天。

怅望子所居,欲去无夤缘。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