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未到梅花坞,此日西溪画里看。
羡杀竹林携屐过,一门晴雪照人寒。
生来未到梅花坞,此日西溪画里看。
羡杀竹林携屐过,一门晴雪照人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雪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家笔下的梅花书屋之美。首句“生来未到梅花坞”,以诗人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曾亲临梅花盛开之地的遗憾,同时也为下文的场景转换埋下了伏笔。接着,“此日西溪画里看”一句,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画作之中,仿佛跟随诗人一同在西溪的画卷中漫步。
“羡杀竹林携屐过”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林与行人在画中的动态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这里的“携屐过”不仅描绘了人物行走的姿态,也暗示了他们在欣赏美景时的悠闲与自在,同时“羡杀”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和羡慕之情。
最后一句“一门晴雪照人寒”,将画面的焦点收束于“晴雪”之上,通过“照人寒”三个字,既描绘了雪光映照下的清新与寒冷,又暗含了诗人对这份静谧之美的深刻感受。整个诗句营造出一种既纯净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冬日清晨的宁静与冷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细节的精心描绘,成功地传达了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同时也让读者在想象中体验到了那份独特的美感与情感。
落石关城动鼓笳,远游怜汝尚无涯。
壮身谩托三公府,归梦难寻万里家。
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
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