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花明,锦幛暖,薄醉罢瑶席。
说道春寒,今夜早将息。
待侬唤了红儿,掌灯送去,恐门外、黄昏天黑。
苔痕碧,一片疏雨微云,月斜画廊湿。
闲立瑶阶,细嚼杏花涩。
思量酒意如云,十春欢如梦,已残漏、五更轻滴。
烛花明,锦幛暖,薄醉罢瑶席。
说道春寒,今夜早将息。
待侬唤了红儿,掌灯送去,恐门外、黄昏天黑。
苔痕碧,一片疏雨微云,月斜画廊湿。
闲立瑶阶,细嚼杏花涩。
思量酒意如云,十春欢如梦,已残漏、五更轻滴。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温馨而略带感伤的画面。"烛花明,锦幛暖",以明亮的烛光和华丽的帷幔烘托出室内温暖的氛围。"薄醉罢瑶席",暗示了宴饮后的微醺状态,以及宴席的豪华。接下来,词人提及"春寒",表达对春夜凉意的感知,同时劝告对方早早安歇。
"待侬唤了红儿,掌灯送去",透露出仆人的细心照顾,而"恐门外、黄昏天黑"则流露出对门外夜色的担忧,暗含着孤独与期待。"苔痕碧,一片疏雨微云,月斜画廊湿",通过描绘室外的景色,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湿润,月光斜照在画廊上,增添了寂寥之感。
"闲立瑶阶,细嚼杏花涩",词人独自站立台阶上,品味着杏花的苦涩,可能寓言着人生的况味或情感的复杂。最后,"思量酒意如云,十春欢如梦",借酒消愁,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如同梦境般虚幻。"已残漏、五更轻滴",以漏壶的滴水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深人静。
整体来看,这首《祝英台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场景,融合了饮酒、怀旧与孤独的情感,展现出词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多骈旁枝,天下始疑。黼黻虫彝,明昧于离。
钟吕竹丝,蔽聪者师。耳目馀资,犹使情移。
矧复名实,曾史杨墨。胶漆人寰,簧鼓士域。
坚白异同,长此安极。凡彼诸名,嚣嚣众鸣。
适人之适,与物俱惊。凫胫虽短,续之则懑。
鹤胫虽长,断之则伤。使天下惑,矩千规亿。
礼乐步趋,诗书饮食。使天下殉,神尧智舜。
臧谷均亡,蹠夷同殣。其馀纷纷,彼见彼闻。
不离彼文,余曷可群。余愧道德,何敢淫僻。
仁以为声,义以为色。非旷非朱,亦非所亟。
明宗爱婿反河东,契丹臣子成帝业。
虎口难投一纸书,雁门已送诸州牒。
北面穹庐南面华,中原无主任胡愶。
胡册初颁作晋皇,身愿为臣妻为妾。
尔不兴乱乱者谁,日来烦懑空嚅嗫。
一朝社稷归兄子,十万横磨向翁詟。
关南塞北几时收,翁怒而来孙已怯。
生为负义死羁魂,运尽天亡嗟二叶。
我思厉阶问石郎,卢龙孰使黄龙接。
苟求一日居小朝,谁为千年除垢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