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诗鸣卧雪堂,暮年长啸走南荒。
当时戏綵慈亲侧,岂复陈编羡范滂。
五载诗鸣卧雪堂,暮年长啸走南荒。
当时戏綵慈亲侧,岂复陈编羡范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东坡二首(其一)》。诗中,诗人回忆了自己早年的时光,曾在五载之中专注于诗歌创作,寓居在雪堂之中,生活虽然清苦,但内心充满诗意。到了晚年,他却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北方,流浪到南方的荒野之地,发出深沉的长啸,表达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五载诗鸣卧雪堂"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雪堂专心致志写诗的情景,"卧雪堂"象征着他的清贫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暮年长啸走南荒"则展现了诗人晚年的漂泊生涯,"长啸"表达了他的壮志未酬和内心的激昂。
"当时戏綵慈亲侧"回忆了诗人与慈爱的母亲在一起的温馨时光,"戏綵"暗示了诗人儿时的天真和母爱的温暖。然而,"岂复陈编羡范滂"则透露出诗人不再羡慕他人如范滂那样仕途显赫,而是更珍视曾经的家庭亲情和个人文学成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转折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
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
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汜水东来,荥阳西去,伤心斜日哀湍。
横鞭顾盼,又过虎牢关。
叹息提兵血战,西风响、一片刀环。
英雄泪,乱山枫叶,不待晓霜丹。追攀。
当日事,炎精末造,遗恨灵桓。
又许昌迁驾,不肯回銮。
今古兴亡转换,谁相问、剩水残山。
凭高望,汉陵魏殿,一样土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