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瞻殊像,维新焕法筵。
匪因脩福业,可以悦真禅。
结揽千山外,平量五载前。
鹫峰直北望,树杪郁葱然。
再至瞻殊像,维新焕法筵。
匪因脩福业,可以悦真禅。
结揽千山外,平量五载前。
鹫峰直北望,树杪郁葱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殊像寺的场景,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追求。首句“再至瞻殊像”点明了地点和目的,即再次前往瞻仰殊像寺中的佛像。接着,“维新焕法筵”一句,既赞美了寺庙的更新与繁荣,也暗示了佛法的弘扬与传播。
“匪因脩福业,可以悦真禅”两句,诗人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并非仅仅为了物质上的福报,而是为了内心的真正愉悦与禅悟。这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体现了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
“结揽千山外,平量五载前”则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他将自己此次的行程与五年前的某次经历相比较,或许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成长的变化。
最后,“鹫峰直北望,树杪郁葱然”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鹫峰高耸,树木繁茂,既衬托出寺庙的庄严,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