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枯几度春秋,自笑沐猴骑土牛。
奇病撩人仍止酒,问君何计可攻愁。
蒲团枯几度春秋,自笑沐猴骑土牛。
奇病撩人仍止酒,问君何计可攻愁。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生活态度。首句“蒲团枯几度春秋”以“蒲团”这一佛教修行的象征物,隐喻诗人历经岁月的洗礼,饱经沧桑。而“枯”字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自笑沐猴骑土牛”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沐猴”,即猴子洗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或行为的自我解嘲,同时也暗含了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骑土牛”则可能象征着在现实生活中艰难前行,或是对某种传统、习俗的遵循,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
“奇病撩人仍止酒”一句中,“奇病”不仅指身体上的疾病,更可能暗喻精神上的困扰或心灵的创伤。面对这样的困扰,诗人选择“止酒”,即戒酒,或许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抗生活的压力与痛苦。
最后一句“问君何计可攻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解决内心愁苦的渴望,同时也向读者发出了一个疑问,引人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愁绪与挑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两间有正气,常与木石缘。
庸流悲物化,哲士悟薪传。
干莫冶神剑,跃身炉火间。
巴蜀有贞妇,化石山之巅。
鄂国精忠柏,遗留讵偶然。
当时誓报国,袒背忍镂镌。
今日馀此木,裂迹同斑阑。
赵祚三百载,驹逝如云烟。
不见天水碧,犹见苌血殷。
是知万乘重,不及一木坚。
近世道义丧,程子悲悁悁。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传诵风国俗,懦立贪夫廉。
断片不盈尺,用以撑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