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夜露坐》
《夏夜露坐》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披襟岸帻藕花桥,一片哀鸿度碧霄。

新月出来真解事,嫩蝉吟得自无聊。

(0)
翻译
他敞开心胸漫步在藕花桥上,满耳是哀鸿悲鸣直冲云霄。
新月升起,仿佛懂得人间愁苦,初生的蝉鸣却显得如此空洞无趣。
注释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或闲适。
岸帻:摘下头巾,表示随意、不拘小节。
哀鸿:哀鸣的大雁,常用来比喻困苦无依的人。
碧霄:青天,指高远的天空。
解事:懂事,这里形容新月似乎能理解人们的情感。
嫩蝉:刚孵化的蝉,声音稚嫩。
无聊:无趣,形容蝉鸣缺乏深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的宁静景象,诗人坐在露天之下,四周环境被细腻地刻画出来。"披襟岸帻藕花桥"中,“披襟”指的是衣襟飘动,“岸帻”则是河岸边的草木随风摇曳,而“藕花桥”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标,藕花在夏季盛开,桥旁必定有清流缓缓,景色宜人。

"一片哀鸿度碧霄"中,“哀鸿”形容夜晚的蝉鸣声,似乎带有一丝凄凉感,而“度碧霄”则是对夜空的描绘,碧霄指的是清澈的夜空,给人一种宁静深邃之感。

"新月出来真解事"一句,新月初升,意味着新的开始,同时也让人感到有一种事情可以得到解决或理解的感觉。这里的“真解事”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或许是在这样的宁静夜晚,人更容易深入思考,寻找到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答案。

"嫩蝉吟得自无聊"这句则充满了对夏日夜晚特有的描写。嫩蝉,即初生的蝉,它们在夏夜的树叶间发出细微而悠长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带有一种无忧无虑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享受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蝉鸣声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在夏夜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其三

两岸人家水映门,谁知城里有深村。

照畦罂粟红灯密,绕舍戎葵紫缬繁。

(0)

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其五

诗思浑如菖歜苦,宦名那似术羹香。

朝来但听霏微雨,自种丛榴怪石傍。

(0)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其二

旋开斜港放船出,更著小亭临水看。

软红尘里江山景,便著丹青画亦难。

(0)

岁旦立春·其六

结宇城隅野老同,只将歌咏纪元功。

枯荄亦喜春回早,为在条风振拂中。

(0)

早行

平湖望不极,天垂作周遭。

今朝春风暴,涟漪生微涛。

高杨明远村,黄花点青皋。

可验去人远,乌鸢低作巢。

老年无戏事,即此当游遨。

浮舟不知远,但觉白日高。

烟中何处寺,孤塔冠山椒。

(0)

崇山图七贤诗·其五

两山列影作眉愁,尽付襄江一鉴收。

问讯风光应更好,赋诗谁与共清流。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