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难一生多索莫,唯将古道乐丘园。
家庭不独称纯孝,盗贼犹能感片言。
三径草荒飞梦蝶,孤坟松老惨啼猿。
只今有子逢昭代,光显应知慰九原。
世难一生多索莫,唯将古道乐丘园。
家庭不独称纯孝,盗贼犹能感片言。
三径草荒飞梦蝶,孤坟松老惨啼猿。
只今有子逢昭代,光显应知慰九原。
这首挽诗《挽杨谕德尊翁》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哀悼逝者,展现了对逝者品德与影响的深切缅怀。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也体现了对后人继承美德的期许。
首联“世难一生多索莫,唯将古道乐丘园”开篇即点明了逝者一生面对世事艰难,却以古代圣贤之道自乐,隐居于田园之中,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是对逝者高尚人格的赞颂。
颔联“家庭不独称纯孝,盗贼犹能感片言”进一步揭示了逝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力。不仅在家庭中以纯孝著称,连盗贼都因他的言语而受到感动,显示出其道德感召力之强,即使在最底层的人群中也能产生正面影响。
颈联“三径草荒飞梦蝶,孤坟松老惨啼猿”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逝者墓地周围草木荒芜,蝴蝶飞舞,松树苍老,猿猴哀鸣,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庄重的氛围,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尾联“只今有子逢昭代,光显应知慰九原”则转向对逝者后代的期许。在当今盛世,有子承父志,光耀门楣,这不仅是对逝者生前美德的传承,也是对其精神的最好慰藉。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以及对逝者精神遗产得以延续的欣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简述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传递了对美德传承的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白莲远公社,不能致渊明。
雷峰峰下庵,乃复浪此名。
野客当暑来,喜甚荷风生。
柳渚睇窈窕,竹房步纡萦。
西轩正虚寂,一镜湖光平。
小饮试谈噱,高吟发幽清。
两士幕府彦,主人芸阁英。
我虽漫浪者,颇复同胜情。
六合自今古,百年各经营。
悠然一笑粲,急雨催诗成。
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閒槐棘,忽去乱葭菼。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一洗世氛黕。
祖帐将军园,寒枝红缀糁。
公归宁久阔,别意不成惨。
金华访旧学,和羹待醯醓。
政恐牧笛清,终换街鼓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