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明玑每堕前,续貂辄复耸双肩。
一从归作漳滨卧,不寄诗筒恰五年。
白璧明玑每堕前,续貂辄复耸双肩。
一从归作漳滨卧,不寄诗筒恰五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口号十首呈程殿撰(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白璧明玑每堕前”起笔,形象地比喻自己的才能如同洁白无瑕的美玉或明亮的珍珠,常常被人赞赏和期待。然而,“续貂辄复耸双肩”一句,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被频繁推举填补重要职位时的无奈与压力,因为“续貂”常用来指接替他人担任职位,而“耸双肩”则描绘出一种勉强应承、力不从心的微妙姿态。
接下来,“一从归作漳滨卧”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状态,用“漳滨卧”来代指疾病缠身,寓含了身体状况不佳之意。最后,“不寄诗筒恰五年”则直接点出诗人已经五年没有通过书信与朋友交流,尤其是没有向程殿撰这样的友人寄送诗作,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两崖夹嵯峨,一水中委蛇。
是閒有高人,静与山林期。
结茅并溪石,故迹司空遗。
因人爱其山,佳处应自知。
心閒境随胜,眼静山增奇。
寥寥丈室中,日用夫何为。
不书咄咄字,高咏休休诗。
无人书一编,有兴酒数卮。
便足一生了,安问蓍与龟。
依依中条云,梦想紫芝眉。
昨朝寄书至,谓我来何时。
急营买山钱,巳觉从君迟。
他年两绳床,分忍西山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