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僧圆益》
《和僧圆益》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七言绝句

山峰望处人难到,草径行来马自知。

多谢山僧扫尘壁,我今有意不能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以及与僧人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禅意生活的追求。

首句“山峰望处人难到”,以山峰为背景,暗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难以触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山峰高耸入云,似乎只有少数人能够攀登其巅,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真正的高峰往往需要勇气与决心去征服。

次句“草径行来马自知”,则转而描述了探索的过程。诗人独自一人,沿着杂草丛生的小径前行,马匹作为伴侣,似乎也懂得了前行的方向。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喻了在探索未知时,内心的力量与指引的重要性。马匹的“自知”象征着内在的导航系统,即个人内心的直觉与智慧。

第三句“多谢山僧扫尘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感激之情。山僧不仅清扫了墙壁上的灰尘,更可能是指心灵的净化,或是对知识与智慧的传授。这句诗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清净与智慧的重视,以及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流与分享增进理解与和谐的精神。

最后一句“我今有意不能题”,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如此美景与智慧的传递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有意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记或思考,但最终未能实现。这可能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内心的犹豫,或是对完美表达的追求,使得他在这一刻选择了沉默。这种情境反映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自我反思,以及对艺术与表达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探索过程的体验、与僧人的互动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禅意生活以及自我表达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的探索之旅,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与表达。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看月

良月下空窗,秋水浸缃帙。

寒气迫衣米,垂帷禦风入。

驱风月亦驱,转若麾旧识。

端坐不可忍,强起下檐立。

苦酒呼一杯,聊以宽风力。

不惜待阳和,三春光景失。

永夜伴清晖,寒士寒亦得。

(0)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四

葛巾不束毛,纱祫常见肘。

无日不酲花,有时坐枯柳。

天地一排场,谁分旦与丑。

神仙既荒唐,富贵复难偶。

杭人有谚言,言卑趣则有。

雷峰变作糟,西湖化为酒。

藕花作美人,一歌了一口。

三万六千回,一回三百斗。

(0)

帝台春.为府学师生送徐太守北觐并引.代君家作

亭亭物表。器宇秋天杳。

廉明太守,说向吾人,古来稀少。

清风两袖朝天去,转眼是、凤池春晓。

好敷陈,兽锦袍新,御炉香袅。蓬莱岛。莺花绕。

霜月皎。鸡人早。

伫献绩天颜,渥恩重,谩回首、石城云杪。

舟楫川途莫道烦,乾坤整顿还须了。

记取旧门墙,几人归鉴藻。

(0)

咏江令

江令好为佞,佞辞何太工。

拈来摄山草,吹着后庭风。

佛日不相照,君恩难望终。

犹输孔范死,虚慨鲁侯忠。

搏颊咸阳市,伤心建业宫。

南冠无故墅,应始悟三空。

(0)

秋日发黄浦朱氏三子与张长舆顾仲韩拿舟送别书此纪事

倾城冠盖拥沙洲,俊少将无厌白头。

晴日好停黄歇浦,秋风追并李膺舟。

雕盘欲选俱名味,玉麈难挥遇胜流。

不是西州有余恸,此行何异五湖游。

(0)

挽李近樗士牧为余画三壁奇伟甚方欲要之别作而死矣惜之痛之遂成一律

西林三画壁,三吐胸中奇。

往往有生气,时时留去思。

交游旦夕冷,妻子岁时悲。

卖酒泉台肆,唯应李白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