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嗟澒洞,谁能驱三虫。
乘桴涉溟渤,沧波杳难穷。
念此青鬓发,忽为霜雪丛。
安得从化人,驾虬游长空。
风尘嗟澒洞,谁能驱三虫。
乘桴涉溟渤,沧波杳难穷。
念此青鬓发,忽为霜雪丛。
安得从化人,驾虬游长空。
这首诗名为《秋日感兴》,是明代诗人林廷玉所作。诗中以秋日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首句“风尘嗟澒洞”,描绘出一片混沌、动荡的景象,暗喻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感叹。接着,“谁能驱三虫”一句,借指无法摆脱的烦恼、疾病和死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乘桴涉溟渤,沧波杳难穷”两句,运用了乘木筏渡海的典故,象征着诗人渴望超越现实困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但面对茫茫大海,又感到前路漫漫,难以到达彼岸。
“念此青鬓发,忽为霜雪丛”则直接描述了岁月的无情,青春转瞬即逝,转眼间便如霜雪覆盖,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最后,“安得从化人,驾虬游长空”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他希望有能够改变命运、超越生死的仙人,能驾驶龙马在天空中翱翔,远离尘世的烦恼与苦难。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理想追求的思考与感悟。
曹事方竣偶乘暇,果下生驹稳可跨。
出城沟水细生縠,入夏山岚浓似画。
甘蕉长叶半舒卷,野蔓生花斗嫣姹。
南阡三面栽小桑,时雨一宵茁新柘。
嘉禾去莠工始毕,芳草如茵软可藉。
瓜花乍见黄垂檐,豆叶早看碧满架。
村童却趁农事间,牵牛放向绿阴罅。
蚕麦有收望秋获,旸雨应时天所借。
有耦好伴桀溺耕,循田可返王丹驾。
瓦盆新酒如肯酤,便拟穿林间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