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壮士勇无敌,博浪沙中奋狙击。
一声霹雳从天来,独夫仓皇丧魂魄。
海内英雄尽惊起,黄石老人心不喜。
涵养新朝佐命才,圮上从容教纳履。
大人举事应天人,堂堂吊伐光乾坤。
尚父渭阳且屠钓,阿衡莘野潜耕耘。
诸离盗贼偶然中,荆高效之空杀身。
黄石黄石知是谁,令我再拜思丰仪。
沧海壮士勇无敌,博浪沙中奋狙击。
一声霹雳从天来,独夫仓皇丧魂魄。
海内英雄尽惊起,黄石老人心不喜。
涵养新朝佐命才,圮上从容教纳履。
大人举事应天人,堂堂吊伐光乾坤。
尚父渭阳且屠钓,阿衡莘野潜耕耘。
诸离盗贼偶然中,荆高效之空杀身。
黄石黄石知是谁,令我再拜思丰仪。
这首《博浪行》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博浪沙事件,展现了壮士的英勇与智谋,以及对权力者的警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沧海壮士”、“黄石老人”等,不仅描绘了事件的激烈与紧张,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开篇“沧海壮士勇无敌,博浪沙中奋狙击”,以“沧海壮士”比喻勇敢无畏的刺客,生动地描绘了他在博浪沙中的决绝行动,展现了一种不畏强权、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接着,“一声霹雳从天来,独夫仓皇丧魂魄”一句,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刺客行动的突然性和威力,以及其对目标的震撼效果。
“海内英雄尽惊起,黄石老人心不喜”则进一步揭示了事件的影响,不仅震动了整个社会,连隐居的智者黄石老人也不得不对其保持警惕。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也暗示了历史中智谋与力量的较量。
“涵养新朝佐命才,圮上从容教纳履”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事件联系起来,暗示了在新政权建立过程中,智者的作用和策略的重要性。通过“黄石老人”这一角色,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对政治策略的深思。
“大人举事应天人,堂堂吊伐光乾坤”强调了事件的正义性与合法性,以及它对天地间秩序的维护。通过“吊伐”这一概念,诗人不仅赞扬了壮士的行为,也表达了对历史正义的肯定。
最后,“尚父渭阳且屠钓,阿衡莘野潜耕耘”引用了姜太公钓鱼和伊尹耕田的典故,进一步说明了历史中智者与贤臣的角色,以及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智慧选择。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加深了读者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理解。
“诸离盗贼偶然中,荆高效之空杀身”则对历史上的一些误判和悲剧进行了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正义时要审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黄石黄石知是谁,令我再拜思丰仪”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智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的智慧和风度的深深怀念。这一句不仅为全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博浪行》不仅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歌,更是一次对历史智慧、正义与策略的深度探讨。通过丰富的意象、巧妙的典故运用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成功地将博浪沙事件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白头为远客,常忆白云间。
只觉老转老,不知闲是闲。
花含宜细雨,室冷是深山。
唯有霜台客,依依是往还。
崆峒老人专一一,黄梅真叟却无无。
独坐松根石头上,四溟无限月轮孤。
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珑。
可怜卢大担柴者,拾得骊珠橐籥中。
优钵罗花万劫春,频犁田地绝纤尘。
道吾道者相招好,不是香林采叶人。
一生只著一麻衣,道业还欺习彦威。
手把新诗说山梦,石桥天柱雪霏霏。
只是危吟坐翠层,门前岐路自崩腾。
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