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通山坞,扁舟宿钓矶。
儿童汲水上,妇女背樵归。
腊月鱼虾足,丰年鸡鸭肥。
是非人世事,应不到柴扉。
小径通山坞,扁舟宿钓矶。
儿童汲水上,妇女背樵归。
腊月鱼虾足,丰年鸡鸭肥。
是非人世事,应不到柴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渔家生活画卷。首句“小径通山坞”,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幽深的山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接着“扁舟宿钓矶”一句,点明了居住在此的人们以捕鱼为生,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
“儿童汲水上,妇女背樵归。”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渔家日常生活的场景:孩子们提着水桶在清澈的溪流边汲水,妇女们背着柴火从山林中归来,一派和谐忙碌的景象。通过这些细节,诗人细腻地刻画了渔家生活的日常与劳作。
“腊月鱼虾足,丰年鸡鸭肥。”这两句则从季节的角度,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富饶与丰盈。腊月时节,正是鱼类和虾类最为丰富的时候,而丰年里,鸡鸭也长得肥美,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馈赠,也反映了渔家生活的富足与满足。
最后,“是非人世事,应不到柴扉。”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在这样的渔家中,似乎与外界的烦恼与是非无关,只有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渔家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