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灯晕绿,悲声起,幽居一味凄寂。
夜台睡稳,何缘更露,尘中声迹。
泉扃悄阒,想也念人间故戚。
镇伶俜、惊风怯影霜叶共萧槭。
凄绝荒坟畔,月淡梨、雨昏松枥。
翠楼画阁剩如今、土华凝碧。
待访天亲,又朝市,沧桑几历。
悄呜咽,泣绕断梗伴夜蟀。
漆灯晕绿,悲声起,幽居一味凄寂。
夜台睡稳,何缘更露,尘中声迹。
泉扃悄阒,想也念人间故戚。
镇伶俜、惊风怯影霜叶共萧槭。
凄绝荒坟畔,月淡梨、雨昏松枥。
翠楼画阁剩如今、土华凝碧。
待访天亲,又朝市,沧桑几历。
悄呜咽,泣绕断梗伴夜蟀。
这首《玲珑四犯》由清代词人端木埰所作,描绘了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词中以“漆灯晕绿”开篇,营造出一种幽暗而悲伤的氛围,随后通过“悲声起”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词人将情感寄托于“夜台睡稳”的想象之中,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思。
“何缘更露,尘中声迹”,表达了对逝者在尘世中的痕迹不再的感慨。接着,“泉扃悄阒”一句,以静谧的墓地环境,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永恒的寂静。词人想象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生前故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惊风怯影霜叶共萧槭”,既生动又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凄绝荒坟畔,月淡梨、雨昏松枥”几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词中所表达的凄凉氛围。月色微淡,梨花凋零,雨水模糊了松树的轮廓,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荒凉而又哀伤的画面。
“翠楼画阁剩如今、土华凝碧”则将笔触转向了往昔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对比强烈,令人感慨万千。词人似乎在问自己,那些曾经辉煌的楼阁,如今只剩下泥土的痕迹,时间的流逝,让一切美好都化为了虚无。
最后,“待访天亲,又朝市,沧桑几历”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在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迭之后,人们对于亲人、对于过去的记忆,是否还能寻得一丝慰藉?“悄呜咽,泣绕断梗伴夜蟀”以自然界的声音作为结尾,仿佛是词人心中无法言说的哀痛,与夜晚的虫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死亡、记忆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作品。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盛事终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
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灯万碗,花千结。
星斗上,天浮月。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
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
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