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三首·其三》
《七月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拥砌丛生菊,何关老意多。

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

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拥砌丛生菊”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菊花在石阶旁茂盛生长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和谐之美。接着,“何关老意多”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因年岁增长而减少其魅力的感慨,暗示了菊花的坚韧和持久。

“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照料菊花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浇水时担心土壤干燥,除草时欣喜于看到植物成长,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态度。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寒冷的冬日里,菊花的香气能让人感到温暖,甚至可以成为陪伴睡眠的好友;而品尝菊花的香气,无需吟诗作赋,也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平静。

最后,“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婆”引用了陶渊明喜爱菊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诗人,以爱菊著称,这里的“渊明藏不尽”暗示了菊花的美丽和魅力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而“满把尚婆婆”则可能是在赞美菊花即使在手中把玩,依然保持其自然、优雅的姿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的心境。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铁棋亭歌

吾乡朱侯颇好奇。邀我走马黄花湄。

又向崔巍访张果,云有石枰留铁棋。

下马谛视真奇古。三十二枚范金土。

一枚直重四十铢,可惜神仙不留谱。

有唐逮今百千年。阅尽沧桑几变迁。

此物疑有鬼神护,雨淋日炙尚依然。

公馀更约恣游赏。作亭覆之殊疏敞。

丁丁伐木起云端,每值良辰惬孤往。

我闻侯治政绩明。民安堵兮岁功成。

废者复之颓者举,坐听四境胪欢声。

即今翼然亭高妙。邦人来游呼且笑。

春花秋月担壶觞,从此流风遍岭峤。

他日仙人倘息凫。旧时遗局记应无。

问谁为亭意孔都。佥曰为我父母侯姓朱。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十二

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

若与绿杨为伴侣,蜡梅通谱到梅花。

(0)

静观楼成众山忽见

山居尽日不见山,楼上山来自何处。

中峰独立群峰随,头角森森出林树。

澄湖万顷从中来,浪捲三山欲飞去。

得非奋迅从地出,无乃飞腾自天下。

我来楼上何所为,长日观山与山语。

东风吹醉还吹醒,山自为宾我为主。

(0)

寿夏地官用韵

恐恐人间白日临,片松何地肯容侵。

百年动止供非易,一我乾坤备亦深。

梦里蜉蝣人白首,眼中尘土世兼金。

无穷会与尼轲共,除有青天万古心。

(0)

刘媪送酒·其三

襟颜何处不曾开,世短情多白发催。

一曲高歌还自听,青山笑覆白云杯。

(0)

细雨·其四

俯仰无穷乐,春风一草轩。

此心还大舜,不见有流言。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