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砌丛生菊,何关老意多。
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
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婆。
拥砌丛生菊,何关老意多。
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
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婆。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拥砌丛生菊”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菊花在石阶旁茂盛生长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和谐之美。接着,“何关老意多”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因年岁增长而减少其魅力的感慨,暗示了菊花的坚韧和持久。
“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照料菊花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浇水时担心土壤干燥,除草时欣喜于看到植物成长,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态度。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寒冷的冬日里,菊花的香气能让人感到温暖,甚至可以成为陪伴睡眠的好友;而品尝菊花的香气,无需吟诗作赋,也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平静。
最后,“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婆”引用了陶渊明喜爱菊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诗人,以爱菊著称,这里的“渊明藏不尽”暗示了菊花的美丽和魅力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而“满把尚婆婆”则可能是在赞美菊花即使在手中把玩,依然保持其自然、优雅的姿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的心境。
吾乡朱侯颇好奇。邀我走马黄花湄。
又向崔巍访张果,云有石枰留铁棋。
下马谛视真奇古。三十二枚范金土。
一枚直重四十铢,可惜神仙不留谱。
有唐逮今百千年。阅尽沧桑几变迁。
此物疑有鬼神护,雨淋日炙尚依然。
公馀更约恣游赏。作亭覆之殊疏敞。
丁丁伐木起云端,每值良辰惬孤往。
我闻侯治政绩明。民安堵兮岁功成。
废者复之颓者举,坐听四境胪欢声。
即今翼然亭高妙。邦人来游呼且笑。
春花秋月担壶觞,从此流风遍岭峤。
他日仙人倘息凫。旧时遗局记应无。
问谁为亭意孔都。佥曰为我父母侯姓朱。
山居尽日不见山,楼上山来自何处。
中峰独立群峰随,头角森森出林树。
澄湖万顷从中来,浪捲三山欲飞去。
得非奋迅从地出,无乃飞腾自天下。
我来楼上何所为,长日观山与山语。
东风吹醉还吹醒,山自为宾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