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雹时闻落,惊雷夜转多。
摧花亦太甚,裂树欲如何。
幸不关调燮,犹应废啸歌。
明朝好风日,一舸弄春波。
怒雹时闻落,惊雷夜转多。
摧花亦太甚,裂树欲如何。
幸不关调燮,犹应废啸歌。
明朝好风日,一舸弄春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这场风暴的感慨与思考。首句“怒雹时闻落”以“怒”字形容冰雹,形象地表现了冰雹落下时的猛烈和威力,仿佛它们在愤怒地砸向大地。接着,“惊雷夜转多”则通过“惊雷”的频繁出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风暴的强烈与不平静。
“摧花亦太甚,裂树欲如何”这两句直接描绘了风暴对自然界的破坏,花朵被摧折,树木被裂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遭受破坏的深切同情。然而,紧接着的“幸不关调燮,犹应废啸歌”两句,诗人似乎从悲痛中找到了一丝安慰,暗示风暴虽猛烈,但并非自然界秩序的失调所致,因此不必过于悲伤,甚至可以借此机会暂时放下世俗的忧虑,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明朝好风日,一舸弄春波”预示着风暴过后将是晴朗明媚的日子,诗人期待着乘船在春水之上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整首诗通过描绘风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梅柳蛾蝉斗济楚。
换鞋儿、添头面,只等黄昏,恰恨有、些子无情风雨。
心忙腹热,没顿浑身处。急把灯台炙艾炷。
做匙婆、许葱油,麦灰画葫芦,更漏转,越㬠不停不住。
待归去、犹自意迟疑,但无语空将,眼儿厮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