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
游人背指呼鸾道,十尺飞楼插白云。
粤秀春山锦绣文,烧香士女日纷纷。
游人背指呼鸾道,十尺飞楼插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元宵节的热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欢乐。
首句“粤秀春山锦绣文”,以“粤秀”点明地点,即广州的名山,以“春山”形容季节,以“锦绣文”比喻山色之美,开篇就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次句“烧香士女日纷纷”,“士女”泛指男女,这里特指参与节日活动的人们,“纷纷”形容人数众多,热闹非凡。在这样的节日里,人们纷纷前来,烧香祈福,增添了节日的宗教色彩和人文气息。
第三句“游人背指呼鸾道”,“游人”指的是游玩的人,“背指”可能是指游客手指向天空或远处,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呼鸾道”则暗示了人们在节日中对吉祥如意的期盼,通过呼喊“鸾”(传说中的神鸟)来寄托愿望,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最后一句“十尺飞楼插白云”,“十尺飞楼”形容高楼耸立,气势磅礴,“插白云”则形象地描绘了高楼直入云霄的壮观景象,既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高远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广州元宵节的热闹与繁华,以及人们在节日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
昨日妾从堤上过,如何人不看芙蓉。
我有六兄弟,就中一个恶。
打伊又不得,骂伊又不著。
处处无奈何,耽财好淫杀。
见好埋头爱,贪心过罗刹。
阿爷恶见伊,阿娘嫌不悦。
昨被我捉得,恶骂恣情掣。
趁向无人处,一一向伊说。
汝今须改行,覆车须改辙。
若也不信受,共汝恶合杀。
汝受我调伏,我共汝觅活。
从此尽和同,如今过菩萨。
学业攻炉冶,鍊尽三山铁。
至今静恬恬,众人皆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