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衮衮溪山去,笔下明明开辟初。
不肯一裈为妇计,俞郎作意未全疏。
卷中衮衮溪山去,笔下明明开辟初。
不肯一裈为妇计,俞郎作意未全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题赠好友俞秀才山水画作品的诗。首句“卷中衮衮溪山去”,形象地描绘了画卷中连绵起伏的山水仿佛在动态中流淌,展现了画作的生动与气势。次句“笔下明明开辟初”则赞美画家技艺高超,仿佛在画布上重新创造了天地初开的景象。
诗人接着以“不肯一裈为妇计”来评价俞秀才的品格,暗示他不拘小节,志向高远,不会因为生活琐事而影响艺术追求。最后一句“俞郎作意未全疏”,进一步肯定了俞秀才在绘画上的用心和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认为他的创作意图并非仅仅为了谋生,而是充满了深意。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扬画艺又赞赏人品的诗,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精神的推崇。
麂眼篱边,蛩声阶畔,又见凤仙开矣。
寻遍露丛轻摘,碎捣金盆,染成霞腻。
似唾绒点点,早一夜、春生纤指。
惹檀郎、时泥人看,惊笑是弹红泪。七夕星期又是。
乞巧筵前,女伴穿针偷比。
更较唇间脂晕,臂上砂痕,一般妍媚。
怕猩红易褪,遮莫向、银塘频洗。
试瑶琴、月底携来,弹作落花流水。
雨雨风风,花花草草,一番春梦谁怜。
濛濛庭院絮如烟,多化作、彩云飞散。
闲凝盼、底事缠绵。薶愁地,埽将旧恨,付与啼鹃。
瘦人天气,落花时节,似水华年。
想个侬,病起悄立阑边。
判几许、泪珠缄裹,知多少、绿怨红残。
游丝袅,韶华难绾,幽思上眉弯。
冷院虚窗,坐数残更,短角乌乌。
正秋风入幕,扇悲捐箧,白云在望,人喜膏车。
习隐金门,藏身人海,不念蒪羹鲈脍乎。
今而后,定狂吟纵酒,方属吾徒。
长卿四壁犹虚,笑索米王门一事无。
忆青灯十载,但馀瘦影,黄尘百丈,长染轻裾。
鸟倦知还,驹过竟逝,报道南山归敝庐。
休留恋,任他年有泪,不洒黄垆。
时序自推迁,忽然惊岁暮。
举目见寒鸦,悲鸣如欲诉。
太阳惨不舒,同云四野布。
朔风时北来,哀号满庭户。
翘首望阳春,阳春不我顾。
居诸如隙驹,剥啄有定数。
况我世外人,浮云已如故。
园有数株梅,结伴尽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