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春水碧溶溶,雁已回翔鱼未喁。
却见湖心望蟾阁,晶盘擎出玉芙蓉。
凤池春水碧溶溶,雁已回翔鱼未喁。
却见湖心望蟾阁,晶盘擎出玉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昆明湖上泛舟时的春日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飞雁、游鱼以及月光下的景象。
首句“凤池春水碧溶溶”,以“凤池”借指昆明湖,点明季节为春,湖水呈现出碧绿而柔和的颜色,“溶溶”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水面的平静与广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次句“雁已回翔鱼未喁”,通过“雁已回翔”这一动态景象,暗示春天的到来,大雁在天空中翱翔,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鱼未喁”则描绘了湖中鱼儿尚未跃出水面嬉戏的情景,与前一句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湖面的宁静与和谐。
第三句“却见湖心望蟾阁”,转而聚焦于湖心的一处建筑——望蟾阁,这里的“却见”二字,仿佛是诗人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一景致,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和探索性。望蟾阁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人文气息。
最后一句“晶盘擎出玉芙蓉”,将望蟾阁比作晶莹剔透的盘子,而“玉芙蓉”则是对月光下湖面上盛开的荷花的比喻。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荷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雅。整句诗通过“晶盘”与“玉芙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昆明湖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饥麟不落毛,士生常百忧。
何人金为埒,振客不待求。
之子磊磈胸,贮书不贮愁。
焉知奉二老,百指借岸舟。
方耐冷侵骨,未暇吟掉头。
目前帡幪托,急于温饱谋。
诗来愬穷状,读想寒飕飕。
我亦寄别巢,其拙真病鸠。
每惭乌所瞻,更羡莺出幽。
君看沉沉者,生不谭轲丘。
可食忘嗟来,至宝忌暗投。
天地吾蘧庐,此理君信不。
为亲傥可屈,三返无宜休。
去年客京华,酷暑不可度。
时为冷泉登,税驾脱巾屦。
风外杂佩鸣,松根一窦注。
可闻不可挹,已足荡袢暑。
朅来黄埃中,梦绕湖西路。
宁知虎头侧,碧溜依绀宇。
琤淙响琴筑,喷噀起霏雾。
馀润碧苔滋,照影红葵嫭。
凉气濯毛骨,寒声到樽俎。
况陪持斧翁,觞咏浣尘虑。
坐著锦囊生,歌烦桃叶女。
向来湖西亭,听泉渠须数。
逼人洒清寒,如翁玉雪句。
更唤泉间龙,为霖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