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甚淮南驮,嗟哉蜀口?。护身棕结䪌,防口竹编笼。
远近关梁接,高低阁栈通。
琅珰鸣铎里,谁识木牛功。
苦甚淮南驮,嗟哉蜀口?。护身棕结䪌,防口竹编笼。
远近关梁接,高低阁栈通。
琅珰鸣铎里,谁识木牛功。
这首诗名为《剑外驴》,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淮南和蜀地的艰辛旅途,展现了古代运输工具的巧妙设计。"苦甚淮南驮"表达了驴子在淮南地区负重劳苦的情景,"嗟哉蜀口?"则感叹蜀地道路的艰险。"护身棕结䩮,防口竹编笼"细致描绘了保护驴子的措施,棕叶编织的护具和竹笼防止其口鼻受伤。接下来的诗句"远近关梁接,高低阁栈通"描绘了道路网络的连贯,无论远近还是高低,都有桥梁栈道相连。最后两句"琅珰鸣铎里,谁识木牛功"以木牛(一种古代运输工具)的铃铛声作结,暗含对这种默默无闻却发挥重要作用的工具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于物,借驴的艰辛旅程,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劳动者默默付出的同情与敬意。
苍凄林莽,度征鸿正是,高空秋肃。
瑟瑟水天芦荻岸,愁杀布帆双逐。
越海云沉,吴江枫冷,何处扁舟宿。
青山入眼,浮螺不似新沐。
廿载鹿独江皋,黄尘浊酒,霜雪纷山麓。
此日追陪群彦后,觉秽在前珠玉。
芒屩难归,貂裘尽敝,梦里梅花屋。
频搔短鬓,媻娑不堪簪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