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閒天所与,万事世从疏。
名教有乐地,安心为广居。
林间听啼鸟,濠上看游鱼。
意适无馀想,时还读我书。
一閒天所与,万事世从疏。
名教有乐地,安心为广居。
林间听啼鸟,濠上看游鱼。
意适无馀想,时还读我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首句“一閒天所与,万事世从疏”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闲适是上天赋予的,而世间的一切繁杂事务都应被疏远,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接下来,“名教有乐地,安心为广居”则进一步阐述了在名利社会中,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安心之处即是广阔的居所,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林间听啼鸟,濠上看游鱼”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场景,如林间的鸟鸣和池塘中的游鱼,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美的喜悦之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纯粹的快乐。最后,“意适无馀想,时还读我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静,即使偶尔读书,也是为了心灵的滋养,而非外在的功利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世界与名利的超越,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昨夜灯花结,今朝雀声频。
行子万里至,十年念悲辛。
虽然作客好,不如在家贫。
作客苦长别,在家常相亲。
不见门前两杨柳,青青几时萧索久。
莫重黄金轻别离,转眼风波堪白首。
双鬟重整待君归,镜里朱颜未衰朽。
百年偕老君莫违,免教人叹宕子妇。
肃驾来京畿,纵观何巍巍。
甲第逼云汉,青楼敞朱扉。
公卿耀金紫,游侠誇轻肥。
铜台贮歌舞,金谷富台池。
千金易骏马,百斛买名姬。
欢乐靡纪极,准拟千龄期。
年貌岂长在,白日亦易驰。
荣华会当歌,零落归山陂。
前日歌舞地,今日生蒺藜。
运固有崇替,谁当监兴衰。
卓哉君子徒,三思固其宜。
持满慎倾覆,居丰思谯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