騑騑四牡指扶桑,袖里犹携汉署香。
地尽熊津通玉帛,天回鸭绿在金汤。
狂澜未息鲸鲵浪,属国原依日月光。
自是儒臣折樽俎,无烦飞将度辽阳。
騑騑四牡指扶桑,袖里犹携汉署香。
地尽熊津通玉帛,天回鸭绿在金汤。
狂澜未息鲸鲵浪,属国原依日月光。
自是儒臣折樽俎,无烦飞将度辽阳。
这首诗《送刘太史颁诏朝鲜》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刘太史出使朝鲜的情景与寓意。
首联“騑騑四牡指扶桑,袖里犹携汉署香”,以“騑騑”形容马匹行走的姿态,巧妙地将出使的场景与古代的礼仪相结合,同时“扶桑”象征着朝鲜,暗含着对刘太史使命的崇敬与期待。而“袖里犹携汉署香”则借用了汉代使者携带香料的传统,寓意着两国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关系。
颔联“地尽熊津通玉帛,天回鸭绿在金汤”,进一步描绘了出使路线的壮丽景象,熊津(今朝鲜半岛南部)与鸭绿江(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水道)作为地理标志,象征着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这里的“玉帛”和“金汤”分别代表了礼物与坚固的防御工事,形象地表达了两国间的和平与安全。
颈联“狂澜未息鲸鲵浪,属国原依日月光”,运用比喻手法,将动荡不安的局面比作未平息的狂澜与鲸鲵之浪,暗示了当时国际形势的复杂与不稳定。同时,“属国”一词既指朝鲜,也暗含对刘太史作为使者的信任与依赖。“日月光”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表达了对和平与友好的向往。
尾联“自是儒臣折樽俎,无烦飞将度辽阳”,点明了刘太史作为儒臣的身份,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了武力冲突,展现了智慧与和平的力量。这里“折樽俎”意味着通过谈判与协商来解决问题,而“无烦飞将度辽阳”则强调了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刘太史的使命与才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对外交往的策略与价值观,即通过文化和外交手段促进国家间的和谐与稳定。
遮眼山万重,重重了无异。
石磴缘乖崖,棱锷削膂臂。
长绳挽崇攀,众力留俯坠。
有泉半沮洳,有田尽芜秽。
晚宿怀化亭,朝光引征骑。
平畴乍轩溪,峻崿如引避。
苍翠透林间,斜睇翻妩媚。
稍舒纡郁怀,遂纵青冥辔。
迢遥展流觌,浩荡生遐思。
汩汩沅江来,棹讴杂清吹。
惜景追前程,长谣慰劳勚。
蒹葭江水西风急,木叶翻红秋露白。
十幅蒲帆挂断烟,元亭一叩扬雄宅。
主人爱客启柴关,执手褰衣出笑颜。
中馈为开春瓮酒,长筵遥展夕阳山。
山前山后浮云渡,聚散微茫不知处。
停杯忽与话当年,词未能终泪先注。
昔日清明忆太丘,修文砥行先民俦。
名山偃卧高托迹,长松百尺风飕飕。
点缀丘园发幽趣,太湖白石龙门树。
书卷高闲柳谷居,烟霞罨画浯溪路。
三秋明月三春花,窈窕笙歌出绛纱。
高山大有携琴客,曲径时回问字车。
诗瓢酒盏朝还暮,青山止爱高人住。
浔阳江上檄书来,一官抵死催人去。
去年苦调计相思,犹复丁宁话故枝。
彭泽菊花怜尚在,辽阳白鹤竟何归。
惊飙荡海洪涛起,丹山羽折琼华萎。
蛇年鸡梦兆纷纭,悼痛人琴俱已矣。
流风陈迹剩池台,蟠蟀寒吟四壁哀。
旧种杏花余太息,当时燕子尚飞来。
我昔髫年侍文宴,作歌得许窥坛坫。
已羡登龙揖孔融,犹烦倒屣迎王粲。
而今憔悴返江乡,千里红尘老剑霜。
重到山阳寻旧梦,徒瞻画相拜中郎。
主人收泪重剪烛,劝我长歌须再续。
含毫摊纸望苍茫,一片秋声响空谷。
东皋叶落雨霏微,蒿蔚风中孝子悲。
长笺题向庭前树,伴尔慈乌夜夜啼。
《后东皋草堂歌为陈学山赋》【清·杨方立】蒹葭江水西风急,木叶翻红秋露白。十幅蒲帆挂断烟,元亭一叩扬雄宅。主人爱客启柴关,执手褰衣出笑颜。中馈为开春瓮酒,长筵遥展夕阳山。山前山后浮云渡,聚散微茫不知处。停杯忽与话当年,词未能终泪先注。昔日清明忆太丘,修文砥行先民俦。名山偃卧高托迹,长松百尺风飕飕。点缀丘园发幽趣,太湖白石龙门树。书卷高闲柳谷居,烟霞罨画浯溪路。三秋明月三春花,窈窕笙歌出绛纱。高山大有携琴客,曲径时回问字车。诗瓢酒盏朝还暮,青山止爱高人住。浔阳江上檄书来,一官抵死催人去。去年苦调计相思,犹复丁宁话故枝。彭泽菊花怜尚在,辽阳白鹤竟何归。惊飙荡海洪涛起,丹山羽折琼华萎。蛇年鸡梦兆纷纭,悼痛人琴俱已矣。流风陈迹剩池台,蟠蟀寒吟四壁哀。旧种杏花余太息,当时燕子尚飞来。我昔髫年侍文宴,作歌得许窥坛坫。已羡登龙揖孔融,犹烦倒屣迎王粲。而今憔悴返江乡,千里红尘老剑霜。重到山阳寻旧梦,徒瞻画相拜中郎。主人收泪重剪烛,劝我长歌须再续。含毫摊纸望苍茫,一片秋声响空谷。东皋叶落雨霏微,蒿蔚风中孝子悲。长笺题向庭前树,伴尔慈乌夜夜啼。
https://shici.929r.com/shici/iwTH2tR8e.html
秋风瑟瑟生金声,苍鹰力劲筋骨轻。
愁胡怒视气纵横,草木益深眼愈明。
铦锋利剑十二翮,走电飞云八千尺。
扶摇不让凡鸟先,攫拿岂借他人力。
存身韝上已三年,雄姿磨灭心胆寒。
庖厨供肉日渐缺,绦旋相缠未假宽。
狐狸登床狼叫野,搏击谁为驱役者。
请君纵逸凌九天,万里长风侧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