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开返照,烟鸟去何之。
皎月悬高树,清流照古祠。
野人能荐藻,行客重题诗。
仿佛云旗降,天风袅袅吹。
平湖开返照,烟鸟去何之。
皎月悬高树,清流照古祠。
野人能荐藻,行客重题诗。
仿佛云旗降,天风袅袅吹。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停泊在露筋祠旁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平湖开返照”,描绘了一幅夕阳洒在平静湖面上的景象,湖面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接着,“烟鸟去何之”一句,通过描写远处烟雾中飞鸟的踪迹,引出了对远方的遐想,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皎月悬高树,清流照古祠”两句,将视角转向夜空与水面,皎洁的明月挂在高树之上,清冷的月光倒映在水面上,照亮了古老的祠堂,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月光与水波的柔和与祠堂的庄重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野人能荐藻,行客重题诗”两句,诗人通过描述野人献上鲜美的藻类,以及行人为此地留下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对美好景致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仿佛云旗降,天风袅袅吹”两句,以云旗降落和天风轻拂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文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体验,让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