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兴怀我自出,抱器方待择。
感时当有作,陋巷奏金石。
予方问农圃,朝市嗟扫迹。
先寒戒裘褐,岁暮养老客。
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兴怀我自出,抱器方待择。
感时当有作,陋巷奏金石。
予方问农圃,朝市嗟扫迹。
先寒戒裘褐,岁暮养老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静谧的夜晚场景,诗人在深夜中听不到市井的声音,只有月光如水般清澈可爱。天色似乎要下雨,但还没有到来。虫鸣声是秋天即将到来的预兆,它们的微小声音从阴凉的墙壁上传来。露珠在高处闪烁,河流断续,只剩下一道白色的水迹。诗人怀念过去,准备选择合适的乐器演奏,但又感到时光易逝,便有了创作的冲动,用简陋的乐器奏出金石之声。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他询问农圃的情况,却发现早市已经结束,只剩下扫地的痕迹。年末将至,诗人提醒自己要准备好厚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老年生活的感慨。
张耒的这首诗通过夜晚的宁静与秋意的萌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情怀。诗中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都体现了宋代词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精妙表达和生活态度的独特领悟。
障暑稠阴,梳凉细缕,□□□□□□。
露腋玲珑,多少闹中幽趣。
断又续、可是无情,□相送、短长亭路。
记春风、曾著莺啼,便娇那得袅如许。
知音人自暗省,凝睇青云影里,黄昏犹伫。
一部笙?,消得翠腰供舞。
堪对景、翻入新妆,鬓影低、衬教眉妩。
试回头、旧日章台,怕听声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