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花天.慈宁殿春晚出游》
《杏花天.慈宁殿春晚出游》全文
宋 / 康与之   形式: 词  词牌: 杏花天

帝城柳色藏春絮。嫩绿满、游人归路。

残红剩蕊留春住。无奈霏微细雨。

南陌上、玉辔钿车,怅紫陌、青门日暮。

黄昏院落人归去。犹有流莺对语。

(0)
注释
帝城:指京都。
柳色:柳树的颜色,象征春天。
春絮:柳絮,春天柳树的种子。
嫩绿:新鲜的绿色。
游人:外出游玩的人。
霏微细雨:细小而密集的雨。
玉辔钿车:装饰华丽的马车。
紫陌:古代对皇城外的道路的称呼。
青门:长安城东门,这里泛指城门。
黄昏:傍晚时分。
流莺:春天的莺鸟。
翻译
京城的柳树隐藏着春天的柳絮,嫩绿色铺满了游子回家的小路。
凋零的花朵和残留的花蕊尽力挽留春天,但细雨绵绵却无法抵挡。
南边小路上,华丽的马车络绎不绝,人们在紫陌青门外感叹日暮降临。
夕阳西下,庭院空荡,只剩黄莺在低声交谈。
鉴赏

这首宋词《杏花天·慈宁殿春晚出游》描绘了春天帝都长安(这里指北宋都城开封)的景色和游人的感受。首句“帝城柳色藏春絮”以柳树的嫩绿暗示春意盎然,而“藏春絮”则形象地写出柳絮被深深掩藏在绿叶之中,如同春光被遮掩,富有动态感。

接下来,“嫩绿满、游人归路”写出了游人们踏青归来,沿途尽是新绿,春意正浓。然而,“残红剩蕊留春住”一句,通过“残红”和“剩蕊”表达了春花凋零,春光将逝的惋惜之情,而“无奈霏微细雨”则增添了离别时的淡淡哀愁。

下片转向游人的内心世界,“南陌上、玉辔钿车”描绘出华贵的马车在落日余晖中穿行,但“怅紫陌、青门日暮”又透露出游子面对日暮时的惆怅和对未知的迷茫。最后,“黄昏院落人归去。犹有流莺对语”以黄昏时分院落中黄莺的对鸣,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和寂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游人的感受传达了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季节情感和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康与之

康与之
朝代:宋   字:伯可   号:顺庵   籍贯:洛阳   生辰:1147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猜你喜欢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说剑俱第一。

彭城老守本虚名,识字劣能欺项籍。

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

红旆朝开猛士噪,翠帷暮捲佳人出。

东堂醉卧呼不起,啼鸟落花春寂寂。

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阶前石。

(0)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

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

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二灙泉亭

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

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

(0)

浙江

演迤来何代,崩腾直至今。

飞潜知险地,征逐欠閒心。

西障残山渺,东流大海深。

会携秋月色,徐听夜龙吟。

(0)

绝句

昨天移棹泊垂虹,闲倚篷窗问钓翁。

为底鲈鱼低价卖,年来朝市怕秋风。

(0)

次韵立方何园

春事觉垂垂,春行似后期。

草根花片积,人语鸟声随。

酒病因过量,棋输为好奇。

欲归愁路远,月色若为私。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