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思无为足矣,不笑不取何居。
生儿但识丁字,慎勿读父之书。
无思无为足矣,不笑不取何居。
生儿但识丁字,慎勿读父之书。
此诗《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其四),出自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之手。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寒冷的济南道上,坐在轿中无法阅读的情景,表达了对读书的反思与对生活态度的领悟。
“无思无为足矣”,诗人首先提出观点,认为无需过多思考和作为,简单的生活状态就已足够。“不笑不取何居”,接着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不必追求快乐或得到什么,生活自有其价值和意义。“生儿但识丁字,慎勿读父之书”,最后两句则以教育子女为例,强调了知识的适度性,告诫不要盲目地传授知识,而应让孩子们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倡导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体现了王世贞独特的文学风格。
夜光分得千金璧,从来有限未省识。
一从韶濩到两耳,三月遂令忘肉食。
高楼同倚百尺栏,江山满眼方怡颜。
先生官冷不坐局,古寺分床雨中宿。
清谈亹亹不断头,几度寒窗拔残烛。
晚岁升堂来问礼,谁遣黄流入清渭。
金华上天朝紫皇,往事空劳公举似。
明日山中归牧羊,九回日断思公肠。
他年华屋傥遂约,笑语尚闻兰芷香。
青丝络马不须走,一杯且饮姑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