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窟寺》
《龙窟寺》全文
宋 / 华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篮舆薄暮下禅扃,贪看松萝气象清。

未与老僧张榻坐,且携稚子绕廊行。

小堂烟重镫生晕,远壑风高水有声。

寂寞卧龙无处问,数声山鸟自飞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傍晚时分探访龙窟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篮舆薄暮下禅扃,贪看松萝气象清”中,“篮舆”指的是轻便的轿子,诗人傍晚时分乘坐篮舆来到寺庙。“薄暮”点明时间,夕阳西下之际。“禅扃”指寺庙的门扉,此处营造出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贪看松萝气象清”,诗人被松树和藤蔓交织的景象所吸引,这里的“清”字不仅形容了环境的清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向往。

颔联“未与老僧张榻坐,且携稚子绕廊行”转而描写诗人与孩童一同在寺庙内漫步的情景。诗人未能与老僧交谈,而是带着孩子在走廊间缓缓行走,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童真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颈联“小堂烟重镫生晕,远壑风高水有声”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小堂内烟雾缭绕,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烟重”、“生晕”生动地表现了烟雾在灯光照射下的朦胧美。“远壑风高水有声”,远处山谷中,风吹过水面,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这声音与周围的寂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寂寞卧龙无处问,数声山鸟自飞鸣”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似乎在思考着关于“卧龙”的故事,但又找不到答案,只能听到远处山鸟的鸣叫声,这些声音仿佛是对历史的回响,也是对自然生命力的颂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华镇
朝代:宋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猜你喜欢

鬓云松令

烛光残,鹦语静。环锁重扉,佳约无凭准。

斜月上墙桐叶暝。划袜潜来,露下三更紧。

鬓云松,罗袂冷,乱藕阑干,愁个烟难醒。

脉脉向人花气凝。蓦地风香,飞过鸳鸯影。

(0)

题周公子闲屠狗图

君不手缚师子为大雄,又不短衣射虎深山中。

君不屑低头屈膝下作号寒虫,又不能行云施雨上随天门龙。

一刀在手三尺短,此身于世君何从。

此身在世刀在手,乱蓬拂肩柳生肘。

蹭蹬十年饿八口,自叹蹒跚逐牛后。

牛后既苦逐,鸡口难自为。

意气日怫名日卑,侧目而睨旁知谁。

侧目而睨哆口诮,蹻也惟廉夷也盗。

睚眦之仇必思报,人如其人暴易暴。

我昨入市携零星,羊肥豕胖鱼虾腥。

谁家驽犬苍毛狞,流涎掉尾从我行。

归来脔煮饫之骨,守我门户巡我更。

我将豢之畜之爱惜之不暇,而何为乎水炮火烙其生?

樊哙岂是英雄身,灌夫肆骂犹杀人。

愿君低头俯首师我韩王孙,否则朝酣暮醉效彼刘伯伦。

倘更读书击节闭门学子隐,何至宁戚以贱为役嗟沈沦?

君今作此锋芒淬厉难摸扪,必使眼前之子尽君雠怨无君恩。

君亦思舌鎗唇剑之利四森布,窥君于门俟君路。

嗟哉可危吁可怖,曷不和平养其度?

愤无益已徒伤时,此图为君摧烧之。

君如迂我疑我辞,君不见百里之妻烹伏雌,王家夫妇泣牛衣。

(0)

惠山寺

寄畅园中眺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

了知到处佛无住,信是名山僧占多。

暗窦明亭相掩映,天花涧草自婆娑。

阇黎公案休拈旧,十六春秋一刹那。

(0)

水仙·其二

荒圃淑气回,寒柯发光泽。

下有白玉花,玲珑映深碧。

(0)

蕉窗

爱此禅房好,芭蕉绿满庭。

雪中疑入画,定起自翻经。

晓色和云动,秋声杂雨听。

心源有甘露,一滴可通灵。

(0)

山居杂诗·其二

闲向颓檐昼负暄,前峰忽听落啼猿。

未离文字非心眼,欲证圆通有耳根。

翠羽每衔花入梦,好风特为我关门。

胸中一事凭谁论,将此身心报佛恩。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