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萦纡入,群峰迤?开。树连山路合,溪带石桥回。
烟火依农屋,云霞隐佛台。
如何千载下,不见一人来。
一路萦纡入,群峰迤?开。树连山路合,溪带石桥回。
烟火依农屋,云霞隐佛台。
如何千载下,不见一人来。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初游长兴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一路萦纡入",以蜿蜒曲折的道路引出诗人的游踪,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偏远与自然之美。接下来的"群峰迤逦开",形象地描绘了山势起伏,峰峦连绵的壮观景色。
"树连山路合,溪带石桥回"进一步细致刻画了环境,树木与山路相接,溪流绕过石桥,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烟火依农屋,云霞隐佛台"则通过炊烟袅袅的农舍和若隐若现的佛塔,展现了世俗与宗教共存的氛围,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两句"如何千载下,不见一人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迹罕至的感慨,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兴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寓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沉思的情感。
小童荷锸来,亟亟命芟弃。
姑息勿如前,丛生任其炽。
势盛欲拔之,甃石胥受累。
窗前留不除,茂叔取生意。
虽存博爱心,终有滋蔓忌。
况夹蒺藜生,何可疏防备。
不忍剪伐严,将遂纵横志。
转瞬春雷鸣,如指已成臂。
庭变荆棘林,非种还为祟。
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
斩刈叹已迟,著体皆芒刺。
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
姑息祸之媒,优柔害之使。
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
如疑未必然,是我曾亲试。
人生天地间,慈孝本皆同。
孝者少能尽,慈者多有终。
所以古今人,慈心过孝衷。
因思古孝子,姓氏岂冥濛。
舜帝与闵子,自古所推崇。
王祥孝其母,黄帝孝其翁。
孝者殊落落,慈者竟充充。
非可率尔行,天性出乎中。
慈心涧中水,孝心树杪风。
树风摇有息,涧水流无穷。
定评慈与孝,二语为至公。
是故慈母恩,罔极似苍穹。
哀哀我慈母,莫报劬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