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岂免长低首,戴雪何妨暂折腰。
莫道此君无特操,风回雪霁便昂霄。
受风岂免长低首,戴雪何妨暂折腰。
莫道此君无特操,风回雪霁便昂霄。
这首诗以竹为喻,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风雪中的坚韧与高洁。首句“受风岂免长低首”,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在强风中的姿态,即便风吹雨打,也难以使其长久低头,表现了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次句“戴雪何妨暂折腰”,则进一步描述了竹子在大雪覆盖下的景象,即使暂时弯曲,也不妨碍其最终挺立的姿态,体现了竹子面对困难时的韧性与适应性。
后两句“莫道此君无特操,风回雪霁便昂霄”则是对竹子精神的最高赞美。诗人通过“此君”这一称谓,将竹子人格化,强调了竹子不仅有独特的操守和品格,更能在逆境中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度。当风停雪止,万物复苏之时,竹子便能傲然挺立于云霄之上,象征着它在经历了考验之后,依然保持高洁与坚韧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表现,寓意了人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坚持自我、追求高洁品质的人生态度。竹子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坚韧、高洁、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新诗清绝俗,想见胸中丘。
飞泉落高峰,风声助飕飗。
又如清庙中,河图见天球。
不惟竦观瞻,玩之可忘忧。
是行何处来,楚尾连吴头。
一杯聊效芹,大似胜茶瓯。
赓我喜雪章,词情和且柔。
久旱民苦饥,重怜来与麰。
勃焉来争春,富哉麰向秋。
吾君德无边,今与和气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