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屑琼寒透薄帷,拥裘端与火相宜。
煖回炽焰身成直,拨到残灰手欲龟。
赠炭尚谁怜正曜,授薪还自愧支离。
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
风屑琼寒透薄帷,拥裘端与火相宜。
煖回炽焰身成直,拨到残灰手欲龟。
赠炭尚谁怜正曜,授薪还自愧支离。
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冬日的生活情景和心境,通过对室内取暖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创作的不屈不挠精神。
“风屑琼寒透薄帷”,设定了一个严冬的夜晚,冷风穿透了轻薄的窗帘,室内外的温差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拥裘端与火相宜”则展示了诗人如何在炉火旁取暖,通过“端坐”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安稳和享受。
“煖回炽焰身成直”,通过身体因为暖气而变得舒展,形象地描绘了温暖带来的舒适。紧接着,“拨到残灰手欲龟”则展示了一种细心的生活态度,即便在取暖中也不忘节省燃料。
“赠炭尚谁怜正曜”,诗人感叹在寒冷的日子里,连一块炭都值得珍惜。接着,“授薪还自愧支离”则表达了对无法充分回报他人的慷慨之情的内疚。
最后,“不甘力请从缁侣,苦调寒窗强作诗”,表明诗人虽然生活困难,但仍坚持文学创作,不愿意因为外在环境的压迫而放弃个人的追求和热爱。这一段既是对个人坚守艺术信念的肯定,也是对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寒冷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坚韧不拔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海于天地为巨物,横目见此惊无边。
或云众水所蓄积,坐令陆地为深渊。
我闻尊者此示象,一航稳似香台莲。
飓风不作鲛鳄静,知有神物为之先。
舟行不徐亦不疾,到彼海外当何年。
大鹏不徙爰居避,海若自小河伯旋。
惟有日月争出没,腾晖照耀波光鲜。
送者几辈自厓返,回顾但见帆微翩。
此时秘怪千万万,争欲顶礼焚香烟。
仁者愿大无分别,孰为灵蠢孰凡仙。
当时各各契微妙,回视海水川渠然。
了知此说是真实,挥毫更以丹青传。
纷纷大小都滞相,拘墟邹衍方谈天。
除官去未闲,且复三月留。
喜与吏役疏,日共诸生游。
城西有古洞,廨东有新楼。
晴昼及月夕,觞咏无时休。
柰当岁试期,诸生趋邕州。
纷去如落叶,始觉孤树秋。
独有童氏子,经通行且修。
能来同我居,对床置衾裯。
夜半读《楚骚》,镫闇风飕飕。
因与论今古,掩卷涕泗流。
颇忆韩子语,君其张生俦。
共言无倦听,晨坐尽更筹。
边隅得此士,宁复嗟夷犹。
诗成寄诸生,底用商声讴。
贺监峭帆去,余亦归故山。
回睇万松岭,云雾霾高寒。
君家好兄弟,文采蔚豹斑。
不见数十日,迟我风雨关。
执手道近状,鸣瀑飞檐栏。
小楼日高卧,翰墨有余闲。
折梅怀陆凯,当筵赠苏端。
穷达贵适意,其余曷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