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韶光二月时,春芜漠漠柳丝丝。
垫巾雨蚀林宗墓,禁火人过介子祠。
巢燕重来知社近,纸鸢初漾看儿嬉。
凭谁更问秾桃李,酒冷香残有所思。
最爱韶光二月时,春芜漠漠柳丝丝。
垫巾雨蚀林宗墓,禁火人过介子祠。
巢燕重来知社近,纸鸢初漾看儿嬉。
凭谁更问秾桃李,酒冷香残有所思。
这首清代诗人茹纶常的《春思》描绘了春天二月的美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草茂盛,柳丝轻拂,营造出宜人的氛围。他提及垫巾雨润的林宗墓和禁火期间人们路过介子祠,暗示了历史与文化的痕迹,增添了时空感。
接着,诗人观察到归巢的燕子预示着春社将近,孩子们放飞纸鸢,欢笑声中洋溢着童趣。然而,最后一句“凭谁更问秾桃李,酒冷香残有所思”却转而带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借桃花李花凋零、酒香消散,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尽的思绪。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春日的喜悦,又有岁月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