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笺吟遍惜花诗,花隐纱窗见月迟。
欲问海棠持画烛,自嗟不是少年时。
綵笺吟遍惜花诗,花隐纱窗见月迟。
欲问海棠持画烛,自嗟不是少年时。
这首明代诗人沈应的《春夜(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首句“綵笺吟遍惜花诗”,诗人手持彩笺,反复吟咏着关于花的诗句,流露出对春花的深深眷恋和惋惜之情。接着,“花隐纱窗见月迟”一句,通过纱窗中隐约可见的花朵和缓缓升起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氛围,暗示时光流转,青春不再。
最后一句“欲问海棠持画烛,自嗟不是少年时”,诗人借问海棠花是否懂得他的心意,手中执着画烛照明,却不禁感叹自己已不再是青春年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含蓄,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春夜景色的独特感受和个人心境的抒发。
家住小鸿村,双溪绿映门。
地偏城府远,俗俭土风敦。
野烧回春色,渔矶露水痕。
浮槎下秋涧,坏壁上朝暾。
古霅苕相汇,群山弁独尊。
鸡埘连草屋,牛迹绕瓜园。
浅簖寒收蟹,疏篱晓放豚。
乡人分社饭,邻妇借缫盆。
把卷桑阴下,持杯松树根。
闲常开曲径,时或过高轩。
抱膝仍长啸,披襟快一论。
有书君莫上,世已厌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