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续梅花七绝·其六》
《续梅花七绝·其六》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约束寒梅作主张,此花解事助凄凉。

暗香月下熏诗骨,怪见吟来句句香。

(0)
鉴赏

这首诗以寒梅为题,巧妙地将自然之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首句“约束寒梅作主张”,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寒梅在寒冷中独立自主的姿态,暗示了梅的坚韧与高洁。这里的“约束”并非限制之意,而是梅在严冬中自我调控、自我展示的意味,体现了梅的内在力量和精神风貌。

次句“此花解事助凄凉”,进一步点明了寒梅与凄凉情感之间的联系。这里的“解事”不仅指梅能理解人间的情感,更暗示了梅以其独特的美,能够触动人心,增添环境的哀愁氛围。通过“助”字,强调了梅与凄凉情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第三句“暗香月下熏诗骨”,描绘了一幅月光下寒梅散发出淡淡香气的画面。这不仅是对梅香的赞美,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梅的香气仿佛渗透进了诗人的骨髓之中,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诗意与韵味。这里运用了“熏”字,形象地表现了香气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梅香与诗骨之间的深层联系。

最后一句“怪见吟来句句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吟诵,将自己对梅的感悟融入诗句之中,使得每一句都充满了梅的香气。这里的“怪见”二字,既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惊讶,也流露出对梅香与诗歌完美结合的赞叹。整句话强调了梅香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造的高度成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寒梅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题林氏婿宜荣翠庭卷和杨大参韵二首·其一

佳趣盈庭浩莫禁,春风积翠浅还深。

理从橐籥机中悟,诗向池塘梦里寻。

日煖浓香薰寿酒,雨馀生意契吾心。

老予粗识濂溪意,剧论时容杖屦临。

(0)

圃东新井

玉署井初成,寒泉一镜平。

润滋苍藓茁,色映翠梧清。

澄碧涵天影,虚圆浸月明。

何由分涸辙,枯鲋总回生。

(0)

题龚竹乡手卷诗七首·其四

敌将南来国事休,钱唐王气一时收。

英雄多少风尘隔,岂独文山志不酬。

(0)

题木香五色鸟

彩翮翩翩五色齐,惜春犹解惜毛衣。

恐应花底藏金弹,款下枝头又欲飞。

(0)

秋兴用宋推府韵·其一

日月光开万岁山,蓬莱云气渺茫间。

封疆自古夸幽俗,玉帛从今入汉关。

驯象驾车踰海徼,真龙立仗育天闲。

帝乡万代称汤沐,共喜恩波浃宇寰。

(0)

齐天乐.二月二十日风雨感怀

碧桃风雨何时歇,春阴半楼低结。

懒脱罗襦,聊偎角枕,宝鸭频烧不热。柔情欲绝。

但梦后关心,影边饶舌。

蓦地风来,帐儿却似有人揭。

西窗犹自未晚,只兰灯一燄,才上还灭。

柳压浓烟,莺飞浅浪,空负艳阳时节。欲言又咽。

甚芳泽沾衣,残书留箧。盼得来时,玉肌须痛啮。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