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移寓圣安寺僧舍作》
《移寓圣安寺僧舍作》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希世无高步,久游廛市间。

夙昔东山意,归期亦屡愆。

履道尚云错,行险岂得安。

投足来净宇,精心窥妙门。

高论支许接,逸驾禽尚攀。

心静水晶域,耳聆甘露言。

隘此方内游,驰彼域外观。

归鳞纵壑逝,宿鸟投林还。

岂惟耽寂灭,于焉寄游盘。

终同无名子,灭迹去人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世俗社会抽离,移居至圣安寺僧舍的心境与体验。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首句“希世无高步,久游廛市间”,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渴望在世间寻找更高远的追求。接着,“夙昔东山意,归期亦屡愆”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这种愿望实现的困难与延迟。

“履道尚云错,行险岂得安”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现实道路的迷茫与不安,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不确定性的感受。而“投足来净宇,精心窥妙门”则展现了诗人最终选择逃离尘嚣,投身于清净之地,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领悟。

“高论支许接,逸驾禽尚攀”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诗人与高人志士交流后的激荡心灵,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接下来的“心静水晶域,耳聆甘露言”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智慧之音的倾听,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纯净与真理的渴望。

“隘此方内游,驰彼域外观”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越有限空间的探索欲望,追求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最后,“归鳞纵壑逝,宿鸟投林还”以自然界的生物为例,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渴望。“岂惟耽寂灭,于焉寄游盘”则强调了诗人不仅满足于暂时的宁静,更希望在此找到长久的精神寄托。“终同无名子,灭迹去人寰”则表达了诗人最终将融入自然,与世隔绝,追求永恒的精神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到超脱的内心旅程,以及对宁静、自由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和陈景传寄方韶父韵

风流遗老曙星残,湖海知心夜梦间。

欲访玄英向何处,猿声木叶满秋山。

(0)

风雨送别张道亨佥宪

空山自寥阒,况此连日雨。

清晨起开门,随意立东庑。

风吹橄榄树,青子落当户。

湿薪就斋厨,早饭已及午。

饥来美齑盘,初非厌雕俎。

相知属岁晚,□落还可数。

君去不可留,云帆在南浦。

(0)

上都诈马大燕五首·其二

棕榈别殿拥仙曹,宝盖沈沈御坐高。

丹凤衔珠装騕䮍,玉龙蟠瓮注葡萄。

百年典礼威仪盛,一代衣冠意气豪。

中使传宣捲珠箔,日华偏照郁金袍。

(0)

题吴性存所藏赵仲穆竹枝双蝶图与玉山同赋

满丛鲜碧露团香,院落春红过野芳。

蛱蝶一生花里活,飞来还恋竹风凉。

(0)

露坐

官街人静鼓鼕鼕,独坐中庭满扇风。

堕地一丝和露湿,青虫悬在月明中。

(0)

题云林晚晴图

故人别后江波绿,神女归来峡雨乾。

海上日花春冉冉,天边云树晓团团。

满汀芳草留孤艇,度石幽泉咽下滩。

最爱东头小亭子,听莺何日一凭阑。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