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荫散碧漪,月色信寒翠。
稚子喜相呼,去拾瑶琼翠。
层荫散碧漪,月色信寒翠。
稚子喜相呼,去拾瑶琼翠。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榕树下赏月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层荫散碧漪”,描绘了榕树茂密的枝叶在月光下投射出层层叠叠的阴影,如同碧绿的涟漪散落在地面上,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次句“月色信寒翠”,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清冷与翠绿,仿佛月色本身带有一种寒意和生机,将夜晚的清凉与自然的活力融合在一起。
后两句“稚子喜相呼,去拾瑶琼翠”,则以儿童的欢声笑语为画面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孩子们在月光下嬉戏,兴奋地呼唤着,他们或许在寻找那些被月光映照得如同宝石般的翠绿之物,这不仅体现了童年的乐趣,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榕树林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情趣。
高节亭边竹已空,山矾独自倚春风。
二三名士开颜笑,把断花光水不通。
太史琐窗云雨垂,试开三马拂蛛丝。
李侯写影韩干墨,自有笔如沙画锥。
绝尘超日精爽紧,若失其一望路驰。
马官不语臂指挥,乃知仗下非新羁。
吾尝览观在垧马,惊骀成列无权奇。
缅怀胡沙英妙质,一雄可将千万雌。
决非皂枥所成就,天骥生驹人得之。
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
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